一、顺带养习惯,是什么意思?
顺带,顾名思义,就是在做一个主要事情的同时,顺带着办一点小事情。
顺带养习惯,就是在一个已经养成的主习惯(核心习惯)的前面、中间或者后面,附加一个或几个新的微习惯,这样只要主习惯启动,新习惯自然跟着启动,从而使得新习惯的培育省心省力,易于养成。
譬如说,你每天早晨都起床,那你就可以在起床前中后叠加新的微习惯,如在起床前叠加“视觉化人生蓝图”的新习惯,在准备起床时叠加“揉腹”“搓手”“伸懒腰”的新习惯,在起床后叠加“叠被理床”“开窗通风”“喝清肠水”的新习惯,前中后加在一起比原来多用两三分钟,既铭志,又健身,一气呵成,一举多得。
当然了,能顺带养的习惯,一定是微习惯,简单明了,动作单一,耗能微小,叠加到主习惯(核心习惯)上,不会引起大脑与身体的排斥,不会引起潜意识的抗拒。
二、顺带养习惯,是什么机理?
顺带养习惯,是一种典型的叠加策略,其原理就是将我们所要培育的新微习惯,叠加在我们已经养成的主习惯前面、中间或者后面,将新习惯与主习惯有机统一起来,让新习惯成为主习惯的引擎、过桥或闸阀。
这样,主习惯的启动、运行与结束,都会带动新习惯的运行,使得新习惯的重复练习,相对不那么耗费意志力。
习惯叠加策略的本质,是延伸了主习惯的惯常行为,相当于主动对主习惯(核心习惯)改进升级,把一个相对短的惯常行为链,变成了一个相对长的惯常行为链。
还是拿早起这个主习惯为例,原来的惯常行为是:醒来--起床--去卫生间,叠加微习惯后的惯常行为是:醒来--深呼吸--视觉化人生蓝图(铭志)--揉腹--搓手--伸懒腰--起床--叠被理床--开窗通风--喝清肠水--去卫生间。
所以,叠加策略,是培育新习惯的常用策略,是用好习惯吸引好习惯,是用已有的好习惯促成新的好习惯,是核心习惯复利效应的一种体现。
好习惯的复利效应,不仅体现在好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人的回报更大。还体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整合吸引来更多好习惯,形成好习惯集群。
三、顺带养习惯,有什么要领?
1. 简单,简单,要顺带的这个习惯,一定要简单,不能引起大脑的警觉与抗拒。
2. 一定要叠加在已经养成的习惯中,否则顺带不了。
3. 追踪监测、评估,看带得顺不顺,美不美气。如感觉不顺,则赶紧调整。
4. 爱与渴求,是最大的要领,只要你诚爱好习惯,渴求好习惯,咋都好办。
四、具体有哪些好习惯,是可以顺带养成的?
很多很多,具体我们明天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