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懂事开始,我接触到的唯一曲子就是京戏。这也是母亲的最爱。从小听惯了咿咿呀呀的腔调,久而久之倒成了我的一剂良药。
每次遇到烦心的事,听听这有板有眼的节奏;想想这些励志向上的剧情。总能找到令我释怀的出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同的京戏不同年龄段欣赏后的感悟,也是每每不同。我想这应该就是“国粹”的价值:虽古老又传统,却经得起岁月的打磨与斟酌。
有时候我在想,我真的就是从小喜欢京剧吗?还是在母亲不经意的熏陶下让我有了这种喜欢的能力。这种熏陶应该就是——潜移默化。
年轻时,“潜移默化”这个词对我来说它就是概念。我只能接受言传,却无法领会内涵。它就像流星,在儿时的记忆里划过即逝。
然而,我慢慢发现: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但没有像流星一样滑过即逝,反而年龄越大,印象越清晰。
它与传授无关,与想象无关,与爱好也无关,它只是一种无关痛痒的影响……
如今,面对着一群可爱的孩子,有时我在想:他们会因为我而接受到“潜移默化”吗?这种“潜移默化”会在若干年后得以延续吗?还是会像流星一样,滑过即逝呢?我要试验一下。
暑假开始了,我的实验也跟着开始了……
第一周:
“小朋友,今天咱们来学新故事《灰狼家的小饭桶们》。写这个故事的人,还有给这个故事画图的人,他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呢?他是一个英国人,名字叫:大卫.梅林。“小朋友,英国话我们懂不懂?”“不懂。”“那要有一个人把他改成中国话咱们就会懂,对吧”“对~”我继续引导“小朋友,把英国话改成中国话呢,这也是一种工作,这种工作叫翻译。这本书的翻译是谁呢?他叫:萧萍,是中国人。
说了这么多,孩子们好像有点明白了,不过没关系,每天讲一本故事书,很快会理解的。
第二周:
“小朋友,今天学习故事《天生一对》作者是:德国的达妮拉.库洛特。翻译是:中国的方素珍。
自主阅读时间,有孩子在窃窃私语:“我发现,外国人的名字都很长,还很好听。”旁边幼儿纷纷表示同感。我偷笑,不出声。
第三周:
开始阅读系列故事《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故事结束后的自主阅读时间,又有孩子在窃窃私语:“我发现,我们学的故事中的翻译都是中国人呀。
我还是偷笑,不出声。不过我开始惊讶孩子的观察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了。
第四周:
“小朋友,今天自主阅读弗洛格的故事。孩子们人手一本图书,边翻书边自言自语道:“老师,我知道这弗洛格故事的作者是,荷兰的马克思.维尔修思。翻译是:亦青。
我不禁笑出声来。系列故事的魅力原来在这里,连续几天下来,连故事作者和翻译的名字都能背下来了。
一个假期过去了。孩子们看书时,先了解作者是哪国人?翻译是谁?已经不知不觉成了翻书前的习惯。
每次拿到书,都会提着书过来问我:“老师,我这本书的作者是谁?翻译是谁?是哪个国家的?”
果然,我感叹“潜移默化”的神奇,这不是一颗流星,它不会滑过即逝。它会根植于孩子的内心,成为他们将来阅读的一个好习惯,并且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