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吃罢饭,女儿问我,爸爸你手机上有游戏没?我说没有。女儿嘟着小嘴说,爸爸,我要玩“跳一跳”。为了在女儿面前赢得亲切感。我就在微信上搜索,“跳一跳”小程序。然后给女儿说,宝贝,只能玩20分钟,女儿说好,这样就开始玩起来了。
小孩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挺强的,点了几下,就会玩了。
20分钟后,我提醒女儿,“宝贝已经20分钟了”,女儿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对我说,爸爸平时你不在家,你就让我多玩会儿。出于对她的爱,就说你在玩会。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老婆从房间跑出来,问我,女儿玩多久了,我说20分钟了。老婆大声对女儿说,不要再玩了,可以女儿还是一拖在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老婆发脾气了,一气之下把手机夺过来。女儿顿时哇哇大哭起来。嘴里还不停的说不给妈妈玩了,跟爸爸玩。
我们都知道成人尚且容易对游戏上瘾,更何况孩子。
专家的建议如果孩子对游戏上瘾,建议妈妈们不要动怒,因为越是强行不让孩子玩,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越强,甚至会影响亲子关系。当孩子玩游戏,不肯停下时,妈妈们可以先肯定孩子的游戏才能。可以这样说:“妈妈真没想到,你玩游戏这么厉害啊!我和你爸爸学了好久都没学会!”孩子听了妈妈的表扬,肯定会非常兴奋。接着,妈妈可以继续说:“你玩游戏能过这么多关,肯定是特别遵守游戏的规则。妈妈相信你,不管是在游戏中还是游戏外,都能做到遵守规定。小朋友每天玩游戏的时间也是有规定的,时间久了就会难受,脑子反应也会慢,过关会越来越困难。现在,我们把游戏暂停,歇歇眼睛!”当孩子乖乖不打游戏时,妈妈可以趁热打铁,给孩子讲讲规则的重要性。
想到专家这些话,老婆不应该对女儿大声呵斥。老婆完全可以按专家说的,对女儿轻声细语。可以这样对女儿说:“妈妈真没想到,你玩跳一跳这么厉害,我和你爸爸还不知道怎么玩呢,我们每次跳,都不知道怎么跳,跳出来的分数很低,宝贝到时,你教教我和你爸爸。宝贝看你分数挺高的,你是怎么做到的,一定是遵守跳一跳的规定了吧。玩游戏遵守规定,你爸爸跟你是不是也有规定,手机给你玩,让你玩20分钟,那20分钟已经到了,得遵守规定哦,小孩,说话得算话”。如果老婆这样说的话,我想女儿也不会嚎啕大哭的,也不会说,“不跟你玩了”的话。
孩子在1到2岁的自律性将达到顶峰。逐渐形成自我,这种自我会通过不喜欢、不想做、我来做,我就不等语言来表达。妈妈听到这些话时,就会很生气,认为孩子没有礼貌、脾气倔强、撒娇。妈妈却不知,孩子的这些语言恰恰是孩子们表达自己想法的很有意义的话。
当孩子说不,我不干,我不做时,父母应该尽量认可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当孩子表现出坚定的意志时,父母也应该尽量支持孩子的选择。只有当自己的想法、心情和意见被父母接受时,孩子才会产生我也行,我来做等自信心。在孩子的人生中,这些自信心将成为他宝贵的财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确有很多必须遵守的规则。只要不伤害孩子的自律性和自信心也是父母必须遵守的规则。
倾听并回应孩子的感受,鼓励孩子倾诉,避免对孩子大吼大叫,千万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恶语相向,一定要戒骄戒躁。家长的焦虑和坏情绪简直就是亲子关系的强硫酸。家庭教育是个高压力工作,给孩子温柔和宽容,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激烈的言辞连珠炮般甩给孩子。
爱是一切忍耐和包容。我们一定要管理好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