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一条叫“锦里”的街,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加之古镇比较有代表性,所以就暂且将她称之为“古镇”,等着哪一天想起合适的词,再改正过来。
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其实是双流人,但由于双流的知名度不高,恐怕各位多半都是从未耳闻的,所以,就让我厚着脸皮当一回成都人吧。
从出生,到上大学,再到走上工作岗位,都是在成都的七区十二县中度过的,草草算来,已有二十多年。可是,在昨天之前,我从未认真去感受过锦里,从未发现原来被本地人所不屑的“旅游景点”并不俗气,相反,她是古典大气的。
说来惭愧,在武侯祠大街来来回回经过了无数次,甚至锦里隔壁的武侯祠也去过许多次,却从来没有正儿八经的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过锦里。
想来每个城市都有那么一些人文景点,本地人是从来不会正视的。每每外地朋友提及,还会做出不屑状,嫌弃道:那些地方是外地人才去的,我们本地人一般去XX、XXX。
这些景点或是名人故居,或是曾经的商业街,或是前人的聚居之地,本应是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的厚重之地,却被本地人所轻视和不屑,当真讽刺得紧。
昨天下午,想起前些日子在微博看到重回汉唐在锦里新开了一家店消息,左右闲来无事,出去走走也好,于是简单梳洗梳洗就出门了。
重回汉唐的位置是很靠后的,差不多需要穿过整个锦里才能够到达,周末无事的下午正是闲逛的好时机,我抱着轻松的心情慢慢走上青石板道路,游着这条从未认真走过的街。
感谢这一次的兴起,让我有契机纠正自己的“傲慢与偏见”。
在这条街上,来来往往穿梭着的都是人,中国人、外国人、大人、小人,和别的古镇没有什么区别,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但是除开人这一因素,这条街上有许多让我惊喜的发现。
传统手工艺展示
传统手工艺的展示大概在中国的每一座古镇都能够看到,但在每一座古镇,大概都有些不同。比如,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展示的可能是巧妙精细景泰蓝,可能是艳丽缤纷手工织毯,还有可能是富丽堂皇的金漆镶嵌。
而成都,同北京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传统手工艺自然是大相径庭的。
走在锦里长长的青石板道路上,这边是活灵活现的四川皮影表演,那边有巧夺天工的蜀锦织造展示,路旁的铺子里,还有师傅专心致志的做着银花丝,精巧细致……
同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的传统手工艺,是这座城市曾经的居民在蜀中盆地上创造的,留给后人最宝贵财富。
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来来往往的人们穿着浮翠流丹的蜀锦,为皮影戏惟妙惟肖的表演叫着好,回家的路上在街边店铺买上一壶喝惯了的陈年老酒,这日子,神仙也不换。
传统艺术表演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境和云南飞贵州等省部分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剧种。(我百度上复制粘贴的,请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在锦里的长街上,几乎每一家茶馆都有川剧变脸的表演,35元\客,可以看一整场的川剧表演。在收银台用支付宝刷了35元,找到一个靠前的位置坐了下来,周围基本都是说普通话的游客(四川人在本地基本上都是说四川话,所以我比较肯定周围说普通话的基本上都是游客),每一次变脸都能得到一阵欢呼声。作为一个基本上没有看过川剧的四川人,我同样跟着起哄、欢呼和喝彩。
然而,这些满脸的油彩代表着什么?他咿咿呀呀唱着的是什么?我全然不知。
一阵浓浓的失落向我袭来,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我对川剧基本上可以算一无所知。
这一刻,我猛然发现除了在古镇和剧院,我们居然基本上没有任何机会接触这样的传统艺术表演!
我们每日每夜接受着所谓的“现代信息”、“西方的先进文化”,已经渐渐遗忘了这片土地本来的样子。
那么,总是需要一些地方来让我们回忆这座城市的过往,古镇大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我想。
古味十足的建筑
日复一日的游离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中,我们早已将钢筋水泥当做了生活的常态,可能也就只有在古镇之中,才能看到些许传统的中式建筑了吧。
站在一栋两层的古典小楼之下,门是传统的中式大门,木头的,两扇门上辅首是黄铜做的,门上一左一右的贴着秦叔宝和尉迟恭。小时候,什么都不懂,问奶奶门上贴的是什么。奶奶笑着点了点我的额头,慢悠悠的说:“这是门神,贴上他们,鬼鬼就不敢进屋了。”于是,年幼的我发自内心的开始喜欢门神,还曾经得意洋洋的将他们称为“守护神”。直到现在,看到门神,也总有一股莫名其妙的亲切感。
窗框是传统的中式雕花窗框,午后的太阳斜斜照下,在屋里印出些许花纹,不知道几百年前的某个下午,那位对镜贴花黄的姑娘是否也能看到过同样的景色。
房檐四周挺立的高啄檐牙之上,站着几只休息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将这古老的建筑映衬得生机勃勃。
房屋的不远处是一条小河,沿岸修着很长的游廊,榫卯结构的,同四周的古式房屋相得益彰。
时光不能倒流,那些久远的古代建筑我们永远没有机会亲眼目睹,不过,能三不五时的闲逛于古镇之中,流连于仿古的复原建筑四周,也算一解心头的“相思之苦”。
你看,其实古镇并没有“本地人”描述的那样不堪,这里不仅仅是一些仿古的建筑和难吃又贵的食物,这里是城市前人生活的缩影,即便大多数的建筑都是复原的,大多数房屋都经过了改造,这些记忆仍被深深铭刻着。
选一闲暇午后,漫步于古镇之中,聆听石板路上回荡的声响,一点一点拾起这座城市遗失的时光。
我们走着,看着,这座城停着,笑着。
岁月被拉长、重叠,我们与前人偶遇在挂着大红灯笼的窄巷子里,继而相视一笑。
想来,这就是古镇存在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