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不是目的,记录中养成经常性思考的习惯、保持思考才是最终的目的。
厚积薄发,阶段性输出,保证每日、每周、每月、每年固定频率、结构性地输出一篇篇长文,写作定会变成一种习惯。
写作的目的不是取悦读者,是与自己对话,是自我表达的过程,应该是畅所欲言的。
如果写作以取悦读者为目的,会诚惶诚恐,担心词不达意、担心读者读不懂所写的文字里包含的情感,会陷入重复表达当下的感受与情绪,思路很受限。
不如放开,少些刻意。
写作无关乎内容质量,可以是纯粹记录的身边事,可以是对事情的感悟与体会,也可以是针对某一事情/现象的见解。
写作不是挤牙膏式思考。
挤牙膏式思考是框定一些词,使劲从这些关键词中炸出点思考来,这种行为就似在拧干毛巾,再怎么拧也出不来一点水?为输出而输出,为给读者惊喜,莫名给了自己压力,疯狂榨干自己的墨水,奈何墨水不足以拧出来。
挤牙膏式思考容易陷入瓶颈、容易思考失败,却不接受思考失败的结果,努力写些很牵强的文字。
捕捉细微情绪,即是记录体会与感悟,将体会与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后,文字便会变得弥足珍贵,再次阅读或者别人能从文字中感同身受,那就似充满香味的桂花酿,闻着清新,陶醉其中,情感的共鸣难能可贵。
平时碎片化记录,每天整理时不只是为了再次记录,因为仅仅记录体会是不够的,每一次写作都需要再提升一点,站在更高层看问题,拨开现象看到事情最终的本质,勤于思考,表达见解,才能一箭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