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将军李四》目录
匡正去邪,胆识过人,侠客也。世事有所不平,官不为,民有怨,则侠客生。
黄平亭,河口郡人,面容俊秀,好管不平事,又尖刻寡言,时人谓玉石侠也。
初,太极大侠过河口郡,见平亭,赞曰此子必为一世之侠。故传柔鞭剑法于平亭,告之曰,此事密,勿对外人言也。自此,平亭阴练剑法,一时称雄于河口。
后受召于王城比武。及诣京都,恰遇赵族公子作恶,平亭愤而出手,由此获罪于官府,终生不仕。
平亭游走于名山秀水,潜心苦练,武功大成。后遇将军李四,三合而胜,一时名震于周国,然性散漫,终不肯入仕。
后诛污吏秦百贤,擒恶盗王六刀,智斗李天师,数不胜数,官府闻之惧,百姓闻之喜。
及河口郡守黄二诚判案致冤,平亭斩其首而悬于城墙。或曰,太守亦遭蒙蔽,非故意为之。平亭忧而走。
平亭由此而隐,偶有人见之,亦语焉不详。或曰,平亭从太极大侠游于山水,不问世事,又或曰,平亭抱憾而自刎于黄二诚墓前。难辨真伪矣。
黄二金,河口郡人,性豁达,好交游,人情练达,人称和事佬。时人曰,凡事无解,可求二金,二金不解,则事决无解矣。
二金生于河口郡城,其父为巡铺,城内人多事杂,或有邻里纠纷、夫妻不和,二金常从其父,偶为调解,竟诸事妥帖。时年九岁,人为之奇,称神童也。及弱冠,名声大震,求见者络绎不绝。
及不惑之年,为河口郡总教头,名声远扬,时京南郡赵、李大族矛盾重重,上达王城,武王亦不能解,或曰求解于二金,二金至,反复游说,只半月,竟和好如初,亲密无间。武王不悦,阴使人告之,士族干系国政,勿要牵涉。二金由是收敛,不复涉于政事。
二金终年七十三岁,河口郡数万人为其守灵,孝王闻之,令王城内斋戒一日,以示与天下同悲之意。
史官曰:平亭武功高强,然性急尖刻,虽扶危救难于一时,终成大错。二金为人圆滑,上有命,不敢抗,施小恩小惠,无大智大德。人无完人,则为人也,道无常道,则为道也。平亭、二金,或嫉恶如仇,或心胸豁达,皆可称侠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