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装台》刚刚完美收官,这一步接地气的由影视陕军打造的烟火气息十足的电视剧豆瓣评分8.4,本人认为还应该再高一些,评分过9一点儿也不过分。
打开浏览器,对于这部电视剧的各种论述的文章很多,角度不同,言论也会不同,没有褒贬不一,是叫好声一片。我看到的似乎只有一篇文章写得是批评言论,意思是说电视剧没有表达出小说想要表达的人性深处的东西与现实生活的残酷与惨烈。我也给了这个言论一个批驳的理由,我认为电视剧的受众与书籍的受众不同,不会像书籍那样让人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的心灵在文字中苦苦熬炼,电视剧只要做到让观众移情已实属不易。接着,让我这个每天都要穿过城墙,绕过钟楼好几次的西安人发自内心的对这部电视剧品评一番吧!
首先,真实。剧中张嘉益饰演的主人公顺子蹬着三轮车穿过西安的大街小巷,这个情形其实在西安的各个巷子里到处都有,多少年来都这样。他们不分春夏秋冬,蹬着三轮车,主要是拉货,拉电器,没事儿了蹲在车子边上打瞌睡歇脚,在小摊上吃一碗裤带面。在还没有拆迁的城中村里随处可见。没有人关注过他们。城中村租房子的多,有人会搬家,行李也都不多,就会叫他们,一般10块20块的,他们一般都会帮忙将东西搬上楼,接过钱,转身就走。这部剧却将这样的一群人搬上屏幕,做了主角。还有已脏乱差著称的城中村,一直都与前几年盛行的高大上的“”霸道总裁爱上我”为基调的剧目格格不入,与玄幻剧,悬疑剧职场剧更是沾不上边,但是这些剧的受众,很多都是住在这样的城中村里,在这种烟火气息十足,拥挤又有些俗气的氛围中开始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或者第一份感情。相信在凡是在西安高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待过的很多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这样的经历。就像人脸上的皱纹,不好看,却是岁月的痕迹,却真实的藏着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这样的烟火气息,不管是异乡的游子还是留存在脑海中的记忆,什么时候浮上心头都会感觉温暖。还有,片中的地名,全是真实的,如果是外地的朋友,完全可以找到顺子他们走过的路,去过的地方。现在,那个刁家村可能已经拆迁了,估计会起个什么刁家新村什么的名字吧。
其次,方言。这部剧大概是少有的大量使用方言的电视剧了。以前的《白鹿塬》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只是有方言的味道,也没有这么大量的用过。可能外地的朋友听着有点不习惯,但是我们却听着非常带劲,有浓浓的乡土气息,这是不可多得的,也是在其他所有的影视剧中找不到的。为了照顾影视大众,电视剧中出现的方言都在字幕中做了注解。陕西方言中有西北人的豪爽,多用仄声,说出来带劲,直接,不矫揉造作,不拐弯抹角。有一回帮一个遇到麻烦的朋友缓解压力,告诉她说,去找个没人的地方,狠狠骂几句方言。朋友第二天找到我,哈哈大笑,说真管用。方言,其实也像非遗一样,是一个地方的地标,所以大家应该至少通两种语言,方言和普通话。前者有乡情,有浓浓的烟火气息,后者用于外界的交流。
再次,美食。片中有很多关于陕西美食制作的特写镜头,让我们这些经常能吃到的人看了都垂涎欲滴,还别说外地的朋友。裤带面,葫芦头泡馍,肉夹馍,凉皮这些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吃到的美食,被镜头展现的淋漓尽致。是展现,不是美化,肉夹馍就是那么肥腻爽口,凉皮就是那么酸爽鲜辣。裤带面就是那么宽长筋道,葫芦头泡馍就是那么回味悠长。其实西安的特色美食小吃还有好多,胡辣汤啊,搅团啊,鱼鱼啊……突然感觉做西安人好自豪,这些日常的美食,竟然是如此的色香味俱全,真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
还有,人物性情。以前我们看到的人物,英雄必须倚剑天涯,美人相随,坏人必须心狠手辣,阴险狡诈。这样似乎定性好的模型人物缺乏维度。似乎是一个固定好的平面人物,死板,故事情节也会老套。这部电视剧里的顺子,对兄弟仗义,对亲人深情,讨债时却表现出狡黠,倔强,对待自己的感情却有些怯懦。顺子的女儿菊花,刁钻刻薄,嘴不饶人,在看到曾在一个屋檐下的既不是同父又不是同母的妹妹把自己嫁到山里的时候却心酸不已,在蔡素芬离开以后却像亲人朋友一样处处关切。其实,这样的人物才能让人移情,这样多维度的品性才是真性情。真正的西北人,几乎都是这样的品行。估计我身边的很多人都能在剧中的很多角色身上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人的影子。我们都是凡人,谁到底有多好,有多坏呢?不过是做选择时驱动的力量不同罢了,不过是我们有这样的生活环境而已。
另外,情感。感情线虽然不是这部剧的主线,但这部剧拿捏的很好,既不夸张的表达,又不矫揉造作,符合西北人的表达方式。那个全剧最不讨喜的三皮,让蔡素芬和顺子的感情经受了考验,顺子握着蔡素芬的手泪水潸然,三皮默然离开。嘴里恨二代恨得牙痒痒的菊花,对二代呼来喝去,却在婚礼上,生子后温情而敞亮。这样的场景,情感更真实,更温暖,更接地气。感觉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更符合西北风情,不仅移情,而且感觉自己似乎也有点身处其中。这应该就是这部剧的魅力吧。
最后,还有距离。前几天就有同事说他见过好几回张嘉益蹬着三轮车的场景,有一会吃葫芦头泡馍时还见到了张嘉益和闫妮,他当时不相信,也没有想到是在拍这样的电视剧。其实,那个拍摄地点离我们这里走路也不过二十分钟左右。难怪闫妮说拍这个剧,让她经常可以回家去看望父母,她父母就住在文艺路附近。这样的近距离接触,拉近的不仅是演员和观众的情感距离,还有地域距离,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你想,影视剧中正演着自己身边的事情,哪个观众不会移情呢?
其实,这部剧中还有很多的亮点,像疤叔八婶,大雀儿,墩墩等人,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生活,真的就是那句“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的真实写照。每一个角色都有性格,有血有肉,真实,让人真正体味到生活的艰辛酸楚,又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据说,这部电视剧原来的剧名是《我待生活如初恋》,其实也蛮贴切,就是让人少了一份对装台工作的了解。
《装台》的作者陈彦说,我们都是装台人,有时也会唱主角。我觉得或许这样说,我们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在别人的生活里装台。不管是主角,还是装台人,做好自己,努力,认真的生活,我们总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