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充满激动的一天!
最近听到很多亲子关系的案例,大多是来访者认为孩子青春期不服管,厌学,网瘾等问题前来寻求帮助。
大量的亲子问题出现,家长往往就会带孩子来“看病”,认为孩子哪里出错了,这种“认为”和“应该”从不自省!孩子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吗?孩子长这么大是一口一口吃起来,一点一点累积学习起来的,可是谁才是他最好的老师?——家长。当家长意识到自己也有错误的时候,他们会说,我知道我也有错,可是几十年了,一时也改不了,我慢慢改。态度很好。可是呢?他们却希望孩子马上改!难道孩子不是慢慢积累的?我们总是那么多的“应该”,然后还会给自己一个合理化的解释。如我会改,但我没时间,得慢慢来。潜在的是,我不改,你把孩子搞定,让他听话就行。一时的“搞定”就是真的解决了吗?不会。当大量累积触碰到一个点(导火索),就会爆发的无法想象,更无力制止。也许你认为就一个小事不至于,可是背后却是他长久的积累。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前期的活跃就如同压抑、积累的过程,一旦爆发后果无法想象。人们考虑自身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给自己找到合理化解释。就如面对心理问题时,没有科学的认识,怕被误认为精神病,首先就合理的认为是身体出现问题,不会是心理问题。人们遇到问题,首先就考虑去解释,而不是直接去承认。这也是人的惯性,意识会经常给自己找到合理化解释,劝服自己这样是对的。就如同对待孩子经常会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测量的实习,让我又一次脑洞大开,原来量表可以有那么多的用法,不仅仅是为给有问题的人做衡量标准。如韦氏智商测量,还可以用来做文理科的辨别,职业倾向规划,可以通过这个量表知道你在哪个方面比较有优势哪个方面不足?这样就可以依自身情况而去发展,不会误入歧途,徒劳无功。今天提到一个案例:个人社交能力各方面都很好,身边的人都认为很聪明,但就是学习不好,一年级了1-5还分不清楚,家人带着前来寻诊,经测量结果,智力部分缺失。但不代表这个孩子就“痴傻笨”,没有未来,家长如果正视这个问题,去发展他人际关系优势,他也可以更好生活,服务社会。
家长们往往都考虑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不用功,却不去考虑是不是因为孩子在这方面是否有不足、不适合,“”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为什么要强行让孩子去做他完不成的东西,而不去发展孩子的优势力量。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但不能局限于成绩,成绩的好坏不是以后适应社会和生存的关键,找到适合自己的优势资源才是更好生存的关键。父母对孩子的担心不正是因为怕孩子以后生活不好?强迫他们去做他们不擅长不喜欢的,难道就是好的生活吗?善待这些孩子,也善待自己吧!
我很好
只是没有按照你期望的方式而已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