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生死传说

        学会理解死亡,善应死亡,是关乎到人生幸福与否的大智大慧。因为死亡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永恒的课题,最艰难的挑战。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一语了破机缘:“茫茫众生,谁有不死?堕地之时,死案已立。”人类从盘古开天地起,便开始了对自身必死命运之思考,它磨砺着一代又一代人,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对终极世界的构建。叔本华说:“死的困扰是每一种哲学的源头。”而宗教,更是以死亡为母胎。其真根据是在出世,出世间者,世间之所依托,世间有限也,想托于无限的时空。“若世上没有死这一回事,那亦就没有宗教,”费尔巴哈说:“唯有人的坟墓才是神的发祥地。”我们民族文化的宝典《易经》,通篇不言死亡,只谈变化,生生之谓易,尽在阴阳中。不言,就是永在。因此向死而生是一切生命无法选择的路标。

        翻开四书, 孔子对于死亡的注释,着实令人费尽思量,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论语·先进》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通俗讲来,说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在鲁国的季氏门下打工,这一段时间活得很迷茫,人生有许多的困惑不解,绝大部分是关于鬼神和死亡的事。他于是就这些问题请教自己的老师孔子,说:“先生,请问您,要怎样去侍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恭敬侍鬼?”子路不好意思抓抓头,说:“敢问先生,死是怎么一回事呢?”孔子回答说:“还没弄清活着的道理,又怎么能懂死亡的事情?”

        这不等于没说嘛。你看这孔子,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势,子路也就不好意思问下去了。这也难怪圣人,他毕竟比子路只大九岁,活在那个时代,不懂的事情很多,不但圣人不懂,现代人照样不懂。然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对未知的学识,有锲而不舍的追寻;不耻下问的勇气。他曾经把自己的疑虑,罗列起来,不顾车马劳顿,请教当时的慧哲老子。老子在周朝的藏书室工作,看书之丰汗牛充栋,思考问题深刻,处世行为高深。会晤之后,老子将以后要成书的《道德经》里的很多知识讲给他听,这让孔子茅塞顿开,感觉到人世间一趟没有白来,快乐之态溢于言表。“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因此发出了千古一浩叹:“朝闻道,夕死可矣!”

        虽然生死的玄机藏在道中,但是作为人,真正面对死亡,还是有太多的不舍。南朝的梁文学家江淹作一篇《恨赋》,把这一愁怀刻画得淋漓尽致: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所以说一个人由生入死,是一件很无奈的事。现实中的孔子又是如何来对待自己的老之将死呢?有一天,孔子早晨起来,背着手拖根拐杖,萧闲自在地散步在门外,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唱罢回到室内,对着门户坐下。子贡听到歌声,想,夫子今日言语不祥啊,连忙过去问候。孔子对子贡说: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根梁柱子之间接受祭奠,我可能就要走了。后七日,孔子因病卧榻归去。我们从孔子的所歌的内容可以看到,他把自己的死,看作是倒了泰山,毁了梁柱。其实泰山还在,梁柱也未坏,只是哲人的生命如油灯燃尽,黑暗降临,走到了终点。死生亦大矣,岂不悲哉!足见死亡对于个体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凄凉,因为死,只能是自己的死,自己是受用者的本体,谁也不能代替。

        史书上对老子的仙化,未作更多的记述,但老子对待死亡的态度,却可以从《道德经》上一见端倪。“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草扎的狗靶子,祭祀完了就抛弃了,任凭万物自生自灭。老子的这句话,站在人性的角度,明显对天地于万物的行为,涵着质问的语气,有些许无奈和赌气。看到现实生活中日渐衰落地沉沦,无法扭转的乾坤,他很干脆,也很逍遥,打牛函谷关,一心隐居山水间,度尽天年。可能老子也了解到了天地的难处,非不仁也,乃不能也。所性寄身天地,顺应自然。

        而庄子对待死亡,则更是率性而为。妻子离世,搁身门板,作为丈夫,在一起生活若干年,即使不嚎啕大哭,至少面带戚戚焉。可他却打着破脸盆来唱歌。友人惠子责怪他,骂他不像话,说:“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就罢了,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 庄子答曰:“惠兄,感谢你大老远地跑来吊唁。其实你有所不明,当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我何尝不难过得流泪!只是细细想来,妻子最初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恍恍忽忽之间,那最原始的东西经过变化而产生气息,又经过变化而产生形体,又经过变化而产生生命。走过了生命里该走的过程,如今又变化为原本,失去了生命。这种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样运行不止。现在她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却还要哭哭啼啼,岂不是愚钝不化?更谈不上通达了。所以盆歌当哭,更能表达我此时内心的感受。”

        庄子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的弟子想把葬礼办得奢华些。庄子说:“这又何必!我死之后,裹尸抛于荒郊就可以了。天地就是我的棺椁,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恒星珠玑闪耀,日月作连成之璧,够气派的了!”弟子说:“我们是担心你被乌鸦和老鹰吃掉了。”庄子说:“天葬被鸟类吃掉,土葬被蝼蚁吃掉。反正都是吃掉,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呀。” 弟子们听后,似有所悟,破涕为笑。

        相比儒道两家,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而儒家在死亡面前,注重礼节,注重死得庄严。孔子离世前一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就是意识化庄严的具体体现。子路战死前,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临死前还要带好帽子,儒家重内容之外的形式,由此可以窥见一斑。

        释家是佛门,释迦牟尼当年毅然决然离开妻儿,舍弃王族生活,放弃太子地位,出家修行,是因为畏惧生老病死,为永断老病死之苦而求真求道。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在他最困苦的时候,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菩提树下,在一块大石上铺上吉祥草,盘腿打坐。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冥思默想 ,终于证得一切种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得道成佛。这时大地震动,天乐悠扬,天雨妙花,众神云集,齐声赞颂释迦牟尼成就佛道。时年他三十五岁。释迦牟尼的这些行为,倘若放在当今的社会,是很难得到认同的。他会被送到著名医院的神经科,吃一大把治抑郁症的药;或者被扭送到某精神病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古今的社会价值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世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常,就看他能不能够趋众,融入俗世的欲流;而不是从他对生命,对天地的求真、求善、求美去考量。前些年网络流传昔日的神童出家,社会上就充斥一片喧嚣的质问和惋惜之声,殊不知人类的天才,绝大部分是哲学与宗教的先驱。人类真正的悲哀,是在不健全的民主与法治的摇篮里,滋生人格不健全的像希特勒这样的恶魔,只有这样的异类,才会披着人的外衣,利用手中的权利,把世界变成屠宰场。

        佛学认为:人死后,身心必然相续不断,于天人鬼畜地狱五道中,轮回流转。即使诸苦俱备、很不完美的人身,也修来得不易,是极为难得,极其珍贵。佛门禁止杀生,也反对自杀,一入此门,便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彻底解除了死亡焦虑,时常想到死亡是离苦趋乐,有如离雁归群、狱囚获释,乃是莫大喜庆。于念佛心中,自感沐浴在阿弥陀佛慈力呵护之下,不知不觉地淡忘了人世的种种烦恼幽怨、凄惶寂寞,心境自然愉悦、安祥,心态自然慈静、祥和,气场效应运时而生,灾患自然消解,本来无生之自性自然流露。沉浸在优美恬静的佛韵、佛乐、佛赞声中,及对西方净土种种清净庄严的构想之中,是一种至上崇高的艺术享受。即便放置死后的往生不计,对现实中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极有好处的。未入其门的人很难理会得到。佛门忌讳死亡,只言圆寂,入灭,间或曰涅槃。死亡离佛门弟子很遥远,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避开儒释道三家不谈,红尘之中,对生的留恋,是众生共同的心愿。蝼蚁尚且偷生,况且是人。这其中尤以不苦劳作,各方面欲望均能满足的人,盼望长生不老的意念最为强烈。秦始皇就是典型的代表。秦始皇在吞并六国以后,霸业伟成,六国的财富收于府库,六国的美女藏于后宫。环顾海宇,以为平生志向没有达不到的,剩下的,就只想长生不老了。身边的一些方士看出了秦始皇的心理,投其所好,编织神仙之说,声称海上有仙人仙药,吃了仙药就可以永生。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出巡列国,大队人马在泰山封禅刻石之后,又浩浩荡荡开往渤海之滨。只见海天苍茫,海鸥云集,蔚然壮观。秦始皇遂率众登高,欣然阅览,极目之处,山川人物时隐时现,令他心驰神往。徐福乘机给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长生之药。秦始皇大为高兴,随后根据徐福的要求,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他本人也在滨海之城住了下来,静候徐福佳音。然而,等来的只是徐福空手而归。徐福自称见到海神,海神以礼薄物少,拒绝给药。秦始皇深信不疑,增派童男童女3000人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等大量生活必需品,令徐福二度航海。可是徐福此去,再无消息,秦始皇一直候了3个月,才怅然回朝。

        这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笑谈,徐福正是利用秦始皇贪生怕死的心理,成功地在海外营造了自己的帝国。徐福可谓是华夏民族骗子的鼻祖了,因为他骗的是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后世的方士想超过徐福,鲜有其人。大不了跑到深山老庙里烧炼一两颗金丹,然后神神秘秘地拿到皇帝面前吹嘘一番,骗些钱财,骗一两个宫女,说是要她们帮忙打杂炼丹。再瞅准时机卷款携女逃跑,从此隐姓埋名,过小日子。所以说死亡始终是悬在世人头顶的达摩斯之剑,挥之不去。它与财富无关,与权势无关,与地位无关,只与生有关,有生必有死。江湖规矩,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因此,一个人对死亡见解的深度与广度,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入世的情怀和品味。

        我的生命中有过一段时期,和子路一样,彷徨迷茫,受到死亡的困扰。一觉醒来,仿佛浮生若梦,究竟梦是人生,还是人生是梦?正如唐朝白居易有诗云:“将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是浮生是梦中?”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忙钱,并无类似的问题,只好学着子路问孔子的方式,求问身边的老者,希望从他们的言谈中找到自身的寄托。苦无答案,转而觅向诗书典籍,因为古人都是死过来的人,他们在世时一定遇到过我同样地难题。这时我才发现,历史上有许多贤达,也在进行人生终极的思索,他们的理解或显于文,或藏于诗。陶渊明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或许这不喜不惧,不用想许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思维这东西由不得你不想,所以我认为陶诗人的办法也不是最佳的方式。于是在闲暇的时候,学着古人,到一地方,必拜寺庙,看是否能从众生的目光中,找到自己所需的那一束光。有时也在附近的山寺逛逛,曾经在月光寺问道一位黄梅过来的僧人,问他为何出家?他说,因为烦恼。我若有所思,好像是懂了点。后又到庐山东林寺求缘解,有一法师引我入门穿廊,三四折后,禅室坐定,清茶款待。我道出了我的苦恼。大师说:“施主是有慧根之人,也是与佛门有缘之人,须知有生之后,祸福随来,谁则能免?但得此心廓然无所执着,则物来顺应,一任其自然可矣,送你四句偈语参悟生死。”他随后拿来笔砚,摊开一方稿纸,饱含浓汁,写下后递给我,偈曰: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在地府又何妨;阳间阴间都一样,只当漂流在异乡。


(2011-10-4      8:39洋港张家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776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2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36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30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44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61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5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6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70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35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1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54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0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0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