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论语·八佾》
孔子说:“夏朝的礼制我能够讲得清楚,但是杞国不能给我来论证;殷商朝的礼制我能够讲得清楚,但是宋国没办法给我来论证。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文献和贤人不足的原因。如果有足够的贤人和文献,那我就能用事实来论证我说的话。”
语言的力量有时候是非常微弱的,要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必须得有非常真实的事实数据来说话,所以现在孔子最大的烦恼就是自己说的话似乎没有人听,需要论证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我们不得不总结一下自己,最大的进步不是业绩增长了,而是能够有文献记录公司的所有增长过程,以及管理制度,文化思想。甚至还得把公司经历的磨难和痛苦全部记录下来,这样的话后人就可以非常清楚明白我们这家公司经历了一些什么,也能够为后人的选择做出一些引导。但前提是我们得去经历一些什么。
把话讲出来是简单的,自己一个人知道也是简单的,但是要让别人相信自己说的话这个就是非常困难的,并不是说不可能,只是我们的语言往往需要一些历史的结果来说明我们的语言是对的。所以每一个朝代的更替,每一个历史人物的成败我们都需要知道,是因为我们要引用到自己的语言中,给我们自己引用。
此刻,我越来越明白自己的文字是可以留给下一代的,而这些看似生活日常并不重要的记录又是非常有价值的。大将军是冲锋陷阵打仗杀敌的,大贤人是完善文化制度记录发展过程的。我们既需要大将军也需要大贤人,大将军赢得一时之胜利,大贤人赢得百世之胜利。所以我们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记录这些真实的事情,成长的经历,生活的喜怒哀乐,思想的进化,以及我们面对风雨兼程的奋斗之路的态度来为下一代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