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了半年,总算在端午节与玛丽莲老奶奶“遇见”,参与了《赋能教练》全球的首发课程。这次的课程除了埃里克森学院的权威及专业以外,75岁的玛奶奶也是我充满期待的,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的老奶奶,竟然可以一年有300天的时间里,不是站在课堂上授课就是在赶往世界各地的课堂旅程中,还有写书、研究新的课题......是什么让她如此的执着,又是什么影响着她如此热爱“教练”这件事?
三天课程,让我对她本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玛丽莲的微笑,时而淡淡的,眼神中流露出智慧的光芒;时而浓烈的,仿佛给予你力量;时而慈祥的,对视中感受到关爱;时而坚定的,带你描绘美好的未来。这样的一种微笑,是欣赏、是信任、是赋能,这样的一种微笑,正是对埃里克森五个原则的最好诠释!当我再次回想起玛丽莲博士的微笑时,仿佛她与我正肩并肩的坐在一起,然后轻声的对我说:“you are ok ! 你是拥有所有资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的意图;你正在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改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话语间,微笑是那么的有力量!
在课程的一开始,玛奶奶就提到,人类会玩很多游戏,比如说有人会玩权利的游戏,金钱的游戏,名誉的游戏,但是在这些游戏里面你会获得什么呢?在权利的游戏里,如果你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一件事上,一直想着“控制”,那么你的人生是不是就越活越窄呢。还有人玩名誉的游戏,那么这个游戏对你的人生来说是破坏性的,别人会给予你名誉,那么也可以拿走,总有一天会丢失自己。还有一些人会玩金钱的游戏,也就是看看你的口袋里有什么,然后想办法拿到我的口袋里,那么在你的人生里,你会是多渺小,你与人之间因为害怕被拿走,建立起的不是桥,而是一堵墙......30年、50年之后,我们再回头看看自己,在我们的头脑与心灵里,到底是什么在支持着我们的成长,而我们又拥有什么能力去玩属于人类真正的有力量的游戏,比如说家庭,学习,个人规划等等。马奶奶说今天我们坐在这里,一起学习,学习教练,就是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更有能力去玩人类真正有力量的游戏!
课程一开篇的这些问题,确实是让我在更大的视野与格局里面,总结了自己为什么要来学习教练的原因,是需要通过对教练的学习,把一切所学都整合在一起,用教练的方式赋能给自己,也赋能给身边的人,去支持人生愿景的实现!
想要赋能,那么我们就要有教练的位置,而对于做教练来讲,可以通过五项原则去看人,你会发现,世界大有不同。正如我们与玛奶奶的第一次见面,在她的微笑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被欣赏、被信任、被激发思考、被视觉呈现的愿景而赋能。
原则之一:人们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教练来说,要做到“不给建议”,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人们都是本身具足的,真正能够从“人们是没有问题的,是OK的,客户是OK的”这个角度去看人性。从个人成长的角度,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及成长经历和体验,造成了他的反应模式和思维习惯,有个人自己的内在逻辑,在这个逻辑里,客户的世界里,是“对”的,旁人是无法代替当事人去思考去行动的。所以教练需要秉持客户是OK的原则,真正的去欣赏客户,深层的“在一起”,给了客户自我觉察的空间和成长的支持,真正做到中立,对客户走过的路途和他所选择的模式的理解,对让人行为和价值观的尊重,以及对他人发生改变的深层次的信心。其实,这个原则也可以作为我们看人、处事的原则,如果我们看他人都是OK的话,就会理解他人的行为,那么许多冲突就可以避免。玛奶奶的这句话我很喜欢,教练和客户的关系,如同一起跳舞,而乐曲和节拍,就是“people are ok"的一种认知,合着这个节拍,教练之舞才能跳的精彩,和谐。
原则之二:人们拥有达成目标所需要的资源
作为教练,我们要做出一个选择,客户是否拥有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呢?无论遇到客户的任何议题,无论客户是如何挣扎纠结,无论我们认为客户是多么的异想天开,都需要从“客户拥有一切资源”这一点出发,尊重客户做出的决定。在教练的关系里,教练的过程中,教练需要做的就是支持客户从当下状态,链接到他们的资源状态,无论是让客户放松、深呼吸,还是时间转化、看愿景画面等方式,无论用什么方式,主旨在于让客户进入资源的状态。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片丰饶之海,关键在于,我们的注意力是不是聚焦在丰饶之上!
原则之三:人们总是会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
我们常说,如果当初,那么现在......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会......
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他人,真的回到过去,你就能够做出更好的的选择吗?时间不可能重来,命运亦无法假设,如果当时那个你,还是一样的你,那么即使能够回到当初那一刻,恐怕做出的仍然是那样的选择。无论当时当下我们做了如何的选择,那个选择也一定是当时做出的最好的选择。比如说,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超市买东西,同类的产品那么多,看起来也都不错,你会选哪一个呢?当然是当时你认为最好,不是吗?而教练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能够让我们更加身心合一,将潜意识的重要标准带到意识中来。生活中,有的时候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选择,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是自动的,意识不到我们为什么这样选择,而教练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客户去探索逻辑层次中全部的信息,通过挖掘愿景和价值观,帮助客户认识到最重要的是什么,真正要的是什么。通过把这些重要的信息带到意识中,让我们有所觉察,就能够变成决策的依据和标准。教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有限的意识能量聚焦在最重要的信息之上。
原则之四: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正面的意图
行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产生这个行为的动机都是积极正向的,强调的是意图和动机总是正向的,不是说行为的结果。如果我们能放下自己内心对行为的评判,放下对人们意图的错误的揣测,真正去尝试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在所有让人无可奈何的现实背后,所有人的动机,都是积极正向的。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都出自人们正面的动机。糟糕的局面的造成,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匹配自己的价值观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但背后的意图总是积极正面的。即使是存心伤害别人的行为,初看起来动机是负面的,是损人利己的,但想深层次一点,就会发现,这些行为也好,想法也好,都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某种需求,某种渴望。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就会发现,理解别人的动机,让我们自己心情开阔,尊重别人正面的意图,就会让我们能够感恩他人,而反思自己的动机,就会让我们能够更加了解自己和修正自己!
原则之五:改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原则对于教练来说非常的重要。首先,我们要相信人们的内心改变的意愿,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成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价值观,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教练要尝试用好奇的心态去发现客户改变的契机是什么,好奇客户在对话中给我们什么样的线索,什么样的点,能够引发“雪球”效应,引起“涟漪”,去留意客户在谈到什么的时候眼睛亮了起来?如果能够有一点点的改变,就能够引起所有领域的变化,那么杠杆点是什么?从哪里开始?只要相信,只要对方真的发现自己内在最重要的价值观,改变其实很容易,比实际想象的容易太多了!
玛丽莲的微笑,意味深长的诠释着五个原则,一层一层的能量被激发,在流动。三天的课程里,玛奶奶总是会反复的强调“关注点原则”或者叫“注意力原则”,无论把注意力放在什么上面,都会找到更多!注意力是不断转移的,我们的注意力范围,决定了我们会过什么样的人生。所以,你会关注人们的OK的方面,还是不OK的方面?你会关注资源,还是关注缺失?你会关注正面的动机,还是负面的评判?你会在每一个当下扩展觉知,去关注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基于恐惧做选择呢?你会关注人们的内在改变的潜能吗?
我想,玛丽莲的微笑,将是我人生路上的一面镜子,在微笑中我看见的智慧、看见了思考、看见了能量,然后带着自己的微笑一直、一直勇敢的前行......❤❤❤
未完待续……
《赋能教练》:神奇的大脑和情绪的怪圈
《赋能教练》:何为教练,何以发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