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 天气:晴
我其实没有几次在朋友圈里借钱的经历,但我却非常害怕跟关系好的朋友借钱。
找别人借钱,特别是关系铁的朋友,我会非常不安,因为见过曾经处的不错的一个朋友为了和女朋友培养感情,生活费不够用就四处借钱,到最后因为负债累累没法浪漫了,女朋友也发现他经济基础极其不牢靠,闹着要分手。
他痛定思痛决定要改过自新,结果被周围的兄弟朋友发现他的女朋友原来是大家众筹养的,钱是还不上了,还闹得个人仰马翻,把圈子里的人都得罪了。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极度泛滥的物质诱惑,使得很多人习惯追求感官生活,并在挥霍无度的时候误以为这样的生活才是精致生活,结果养成了不好的消费习惯。
没钱就借,有钱就花,还不上就再拖一拖,朋友之间的信任,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失信下摧残掉了。
01
年前考驾照,当天科三挂了,心里又气又急,一来怪自己不争气,二是又要交一笔补考和踩点费,手头实在紧。
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见厘厘在丽江的游客照,想起在学校厘厘问我借钱的事情,当时她说有急用,找其他几个朋友东拼西凑了2000块钱,但钱还是不够,问我能不能借她1000块钱。
厘厘是当地学生,家庭条件不错,平时为人很大方,当时心想她这么着急借钱一定是有什么要紧事吧。
但身为学生党,我也没有那么多钱一口气借给她,只好说先转500块钱到支付宝上,她说了一堆感谢的话,言语又透露还要找其他人借够钱的意思,当时没多想,互相玩笑了几句就没联系了。
我们系周末开班会是在一栋楼,厘厘所在的班级就在隔壁,班会结束的时候出门遇见她,不说整个人焕然一新吧,至少她身上的新大衣和某潮牌推出的新款包包好看得晃眼。
那个时候我才狐疑起来,这才过了几天,之前那个发着可怜兮兮表情包到处借钱的厘厘仿佛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当天晚上我发消息给她,旁敲侧击才知道她为了买几样限量款潮牌花了不少钱,生活费早就预支掉了,花呗也欠着钱……
其实我当时最想问的是,你欠的这些钱打算怎么还?
最后我还是没说出口,人们常说真情不怕催钱,但我现在有点儿怕催钱的后果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我妈是做财务的,在我转专业学经济的时候,她跟我说“以后做事情,一定要情账分离,钱归钱,情归情,两者不可混淆。”
当时心想这什么狗屁俗话,朋友有难,能帮则帮,怎么可能在感情面前把钱分得那么清楚。
后来才知道有一种感受叫做,对方都好意思借钱不还了,你还不好意思催他还钱。
谁欠谁呢这是?
厘厘在找我们借钱后,几个朋友也向她提过还钱的事情,但我一直不好揣测她迟迟不还钱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之前的挥霍无度让现在拿不出钱,或许是花呗的钱还没有还清,再或是她早就忘了这件事……
快要放假的时候,厘厘在朋友圈发了自己做微商进货的照片,我边走边刷着朋友圈,正好碰到之前和厘厘我们几个一起做活动的学长,去食堂的路上我偶然提起关于厘厘的话头。
“你们也借钱给她了?”
学长说这句话的时候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我点点头,不置可否。
于是学长说起厘厘之前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找几个朋友接二连三借钱的事情,之后少数人的钱还上了,有些人的还欠着。某一天自己又突发奇想要做点小生意,于是又开始借钱的事情。
我听得瞠目结舌,心想这丫头是不是压根忘了自己还有多少钱没还上的事情,借钱还上瘾了。
“那你借钱给她做生意了?”
“没有,我怕害了她。”
那天晚上我一直想,作为朋友,如果明知道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很不想借钱给你,但为了维持我们之间的感情我还是借给你了,这样的感情本身就是一种消耗。
就像你要去赌博,我明明是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公民,看在好朋友的情面上还拿几千万给你去挥霍。
一个还不上钱的赌鬼和一个在感情面前拎不清是非的老好人凑一桌,这才是最危险的处境。
朋友之间的来往都是人情债,不珍惜彼此的信任才是最没有节操的感情浪费。
03
之后假期和几个朋友打游戏的时候,认识的人聊起厘厘做微商亏本的事情,大家都沉默不语。
我们或许都做好厘厘不会还钱的准备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犯同一个错误,就像一个百货公司里的打折商品,从八折、七折、五折、三折、突然打到一折。
最后那件摆在橱窗里的商品我突然就不想要了,一来等的时间太长了,二来是因为那一点点在人心目中飘去的期望与好感。
肯在你困难的时候借钱的给你的朋友一定是值得交的;
借了钱不还的朋友,转身就是一辈子,丢了那点钱舍掉一个没有同理心的人,必会有更好的来填补。
我想我现在大概能理解前不久在知乎上关于“朋友不找别人借钱,也不借钱给别人,怎么看这个人?”的回答了,他说;欠别人的钱记得今早还上,别人欠的钱不要去计较。
04
朋友得知我要交补考费的事情,劝我去找厘厘要她还钱,我苦笑了一下,心想几个朋友去找都没戏的事情,我去了又有什么用。
那天看梁宏达在网上解答如何应对借钱不还的情况,他说“如果这个人向你借钱,你做一次评估,他不是在向我借,他是在找我要,这时候能不能借给他?如果他向你要钱,你都能给他,你再把钱借给他用,要是他要钱你不行,那你就不借。”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妙,借钱真的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如今电子支付的时代,很多人对金钱失去了概念。
花呗好不好?当然好,但是它也宠坏了一部分人的消费习惯,让有的人有胆量借钱没本事还钱。
这个时候如果有朋友来找你借钱,就一定要像老梁说的那样,自己心里做个评估,不要丢了夫人又赔兵,钱借出去了,朋友还丢了。
老梁提了一个很高级的借钱方式,就是“不能白给他。”别人来借钱,数额比较可观,不要一口气借出去,可以先借一部分,让对方再去合计合计,不仅不伤感情,要是真还不上了,损失也不是很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