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朋友推荐了《沟通圣经》,略读之下便好感顿生,接着并三下五除二一口气翻完。
一句话概括,这是一本有“道”支撑的讲“术”的工具书。
基本加分项是,作为一本工具书,它非常实用。
首先,它全面详细。书中副标题提到的“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确实不夸张。从求职面谈到日常工作沟通,从会议主持到公众演讲,从阅读一本书到书写商务书信和报告,你能够想到的商务沟通场合,这里都会提到。
其次,它朴实好用。这也是我将它定位为工具书的原因,你不用急着一字一句全部读完,有需要时,跳到指定章节翻阅温习一遍,直接就能武装上阵,简直像U盘一样即插即用。每章后面有配套练习题,可以用来检查自己是否很好地掌握了书中重点,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上手。Ps:推荐读这本书之前先翻翻关于阅读方法的那一章,再用学到的方法来读这本书,简直是现学现用的练习题。
而让我给它打了高分的地方是,它不仅仅满足于工具书的“如何做”,而是在讲解“为什么要这么做”的过程中,传递一种新的视角。
这本书强调“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种沟通,不使用语言,并不意味着沟通不存在”,
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把沟通分为“听”和“说”两部分时,并没有局限在狭义的“倾听”VS“口头表达”上,而是包括了广义的“输入”和“输出”的缘故,而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更容易理解书中的结构,比如“阅读”可以算在“听”的部分里,而书面表达(书写各类商务文档)和非语言类信息(如外表、姿势表情、语气、音调、肢体动作)都可以算在“说”的部分里。
顺便特别一提书中对非语言沟通的诠释。书中提到,除了老生常谈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包括仪态和衣着,说话人的音高声调、语速吐字,甚至沉默本身,都在传递信息。而当非语言信息与语言相冲突时,一般来说前者更可信,因此当我们知道了非语言信息是如何影响他人印象的,就能够在沟通中注意之前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误解。考虑到中国人的含蓄风格,这部分内容也很实用。(ps:瞄了下作者国籍,是英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感觉更有说服力了#真的不是黑#)
而这本书中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稀松平常、而对于我来说不亚于小型冲击的是这样一个观点——很多沟通是需要事先准备的。
这里的事先准备包括提前考虑好五个方面:
原因和目的——我为什么要进行这个沟通?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对象——对象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个性、教育背景、年龄阶段是什么样子的?可能会对信息内容有什么样的反应?对要谈论的话题的了解程度如何?
时间和地点——对方会在哪里接受信息?方便吗?我与对方的关系如何?讨论的主题是意见不合的原因吗?气氛如何?
内容——我到底想说什么?我需要说什么?对方需要知道什么?哪些信息可以省略或不能省略?做到“清晰、简洁、完整、正确、礼貌、积极”六原则了吗?
方式——如何传递信息?什么沟通媒介最合适?怎么组织重点?如何达到预期效果?
更简单一点概括就是,想明白为什么要说,然后想明白如何更好地传递信息本身与营造有利气氛,让信息更好的被信息接收、理解和接受。
而这之中,又要先想明白为什么要说,然后才能想明白如何更好地说。
作为一个因为“没想清楚”和“说不清楚”而栽过N多次跟头的“说一步看一步”选手,我是含着热泪敲完上面这段话的…那些年砸掉的机会,伤过的心,都是脑子里进的水…
不过还是想补充两句,从行文看这本书更侧重于商务沟通,而商务职场和私人生活领域是两种不太一样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对于前者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看重能不能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并帮别人这么做,一切为目的服务,更欢迎单刀直入;而在私人生活中,更看重陪伴和支持,时间敏感度更低,目的性更淡,所以如果把“想好目的,提前准备”的思路用于亲友之间的日常交流,可能会有画风不兼容的情况。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原则对改善亲友沟通也是有帮助的,毕竟亲友间也会有目的较为明确的沟通(如寻求帮助),而哪怕是普通的日常闲聊,可能也会有“告知、了解信息、说服、解释、寻求建议、获得感情支持和安慰、刺激想法寻求启发、获得审美愉悦、娱乐”等目的。而在发起沟通之前多想想,想明白,让沟通更顺畅,减少误解,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毕竟不是什么坏事。虽然亲友的容忍度比较高,不会把你拍墙里,但如果因为觉得对方亲近,就可以不注意沟通技巧,那就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啦。
写到这里,猛然回忆起几周前某朋友向我推荐这本书的热情洋溢的样子,隐约觉得自己明白了什么,大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