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和佛教属于世界上两大宗教。他们在解决“人性善恶”、离苦得乐、涉及面广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耶稣的基督教现在在全世界受到推广,而佛教因为中国人及亚洲人的迁徙也广为传布。基督教的耶稣和佛教的佛陀,作为创始人,值得信徒们或感兴趣的人们好好研究。
佛教和基督教似乎都宣扬人生是一场苦难。其实,佛教是积极快乐的人生哲学宗教。它宣扬一元的世界观,也就是说人性善与人性恶没有区别。佛教认为人性如生万物的宇宙一般本空,只要人能够保持这种空性,就能离苦得乐。人生之所以苦是因为远离了空性。当然大乘佛教还需要证得小乘正果的人慈悲为怀广传佛法普度众生。
基督教的本源也不是人性本恶。在伊甸园,亚当和夏娃的纯洁无知的状态,与佛教中的人最初的空性状态如出一辙。自从吃了禁果,有了知识,能分辨善恶,人类就开始了恶性,开始有罪。
因此在这一点上,佛教和基督教是一致的,人类只要保持空性,保持一元的心态,不分善恶,就会无知快乐,没有罪恶。可以说在真理性问题上,各宗教归源趋于相同。
佛教至今仍在引导人类向回复一元状态努力,让人认识到原本自己的好,意识到自心启用的力量。而基督教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就再不让他们回复一元本性上努力,而是开始了赎罪的艰辛历程。尤其在耶稣的生死之后,基督教再次在赎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耶稣充当上帝和俗人的中介所起的作用。因耶稣,人们生起感恩的心,忍让的心,畏神的心,善良的心。
佛陀和耶稣都曾经是世俗之人,他们修行证道,创立宗教,广度世人,被尊为神。对于广大世人,了解这些神的俗性,有助于接受自我的缺陷,从而在修行道路上受到鼓励,向圣人的目标贴近。
佛教由佛陀在公元前六七百年在印度创立。佛陀通常指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这位迦吡罗卫国的王子在29岁离家求道,35岁证得佛果,在野鹿苑向5位侍从宣讲四圣谛的佛法,因“佛(释迦牟尼)、法(四圣谛)、僧(五位侍从)”皆具备而宣告佛教成立(释见信,66)。
耶稣的基督教成立于公元元年左右,是在对犹太教的改良上随着信众数量发展由耶稣建立的。于公元334年由康斯坦丁大帝宣布为罗马国教。
这两大宗教创始人和教主,有着一些共同点,显示他们作为伟大的人的特征,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标志他们的宗教有着各自特征。
相同之处
1.教义都不是原创
佛教许多理论和教义是在婆罗门教教义基础上形成,如轮回解脱、因果报应等,佛教同时吸收了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
而基督教教义是从犹太教发展起来。
2.由世俗之人发展起来
有着超越个人及家庭的胸怀 释迦摩尼和耶稣都是超越了家庭的人,释迦甚至把他刚出生的儿子叫做“枷锁”,后来释迦回到家乡传教,成功超度了若干堂兄弟及自己的妻儿。
耶稣有了远大理想后,离开家乡四处流浪传教,但当他有了名声回到家乡试图说法,却被家乡的人们挖苦排挤。只有超越个人及家庭利益,才能把目光放得更远,目标更宏伟。在就义面前能够从容不迫。
佛陀曾经修苦行来寻找解脱之道,而耶稣受难充分受苦。为了寻找真理,为了大众的解脱,他们真是拼了。不管是长寿还是短暂的光辉生命,都能够拯救人类的精神苦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