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参加了朋友的一个聚会。说是朋友聚会,但其实我只跟其中的几个人玩得熟络,对于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见。好在大家都是同龄人,饭桌上又不缺少话题,三言两语就打开了话匣子。待大家起了兴致,其中一个男生突然转过头对我说,
“哎,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啊?”
我愣住了,因为我实在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他了。可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便不好意思打断他,只好接过这个“梗”,故作轻松的笑笑,“可能是吧,好巧哦。”
“咦,有情况啊——”,坐在他旁边的人推搡着他,“快说说,在哪见的,跟哥几个还瞒着啊。”一副发现新大陆的样子,眼睛瞪大着仿佛要把我生吞了。
之后的整个晚上,只要是我和他离得距离近了一点,又或者恰好坐在了左右边,就会被周围的人起哄。饭后,我们就近在一家KTV唱歌,随着大潮流,我也点了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正轮到我,还没唱几句呢,就被吆喝着男女对唱。我们俩像两只被赶上架的鸭子,支支吾吾的哼下来最后竟连调都找不着。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这句经典的开场白,在社交场合中出场次数颇高。作为搭讪必备,这招屡试不爽。奇怪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清楚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巧合,面对这种“套路”却还是欣欣然的接受,甚至欣喜——
你看,他还记得你欸。
再想入非非一点,你看,他在那么多人里就记得你欸。
虽然说不出理由,但我很容易对再次见到的人产生一种情愫,这种莫名的依赖感在身处于一群陌生人中更甚。有时候,仅是一张相似的脸都能勾起我的无数回忆。尽管可能与他只有一面之缘,也会轻易的让我产生一种“已经认识很久了”的错觉。
好像第二次的见面,关系总要比第一次更近些。
但是这种关系的深入仅限于正常的交往。一旦礼貌的问候不再礼貌,成为一种套路,就是另一番样子了。确实,在这个摇一摇都能摇出一堆“相似的人”,开启“附近的人”几分钟内就能收到好几个好友申请的年代,我们有无数种撩人的方式。而这种建立在回忆虚构上的“强撩”则是最下下策的一种。
一直认为,“撩”是一种美好的互动,在这种接招拆招的来往中,最需要的是真诚。如果喜欢,就算撩人的方式再生硬,也能用一百种方式让它变得温柔。但如果不喜欢,就算撩人再潜于无形,也会被一眼识破,然后打入冷宫。比起单方面的进攻,“撩”更像是一场双方势均力敌的博弈。你先撩我,我再撩你,不争不抢,一点都不着急。对于对方的小把戏,我们心知肚明却不戳穿,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只有两个人知道的默契。
套路不总让人愉悦,烂大街的套近乎并不会让人感到亲切。我永远记得聚会那晚的我,就像一只四处逃窜的乌龟,终于淹没在那首没能唱完的歌里。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欸?”
“马路上那么多好看的人你都见过?”
如果有下次,我一定要这样回答。
(作者:朱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