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人间失格这本书之前,并未对这句话有多么深刻的体会。在领悟过作品,感受过叶藏的内心活动之后,才深深体会到“挣扎在时代边缘的理想主义者”的心理状态。其实我想说可能不只是自卑的叶藏一人的人间失格,而是绝大多数的。
刚开始读这本书,最先是三张照片,以第三人的视角看这张照片给人的感觉:孩童时期不适当的鬼怪笑脸;中学时期的苦笑 做作 矫情;中年时代的人如死灰。 震撼的三张照片引起我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接下来是以叶藏本人的视角表现心理活动,更为真实和触动。接下来是说到正文的感触:
这两句话让我体会到为什么小小年纪的叶藏会有如此的“表演”“隐藏自我”的性格。是因为和他人的思考不同,考虑的问题更深,类似于为什么吃饭?为什么活着?这些问题得不到应答,关于人生的真谛没有正确的引导,致使他甚至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人都不同,格格不入,而生出的深深的自卑感。大潮流下不敢反抗,认为别人都是对的。多么自卑而又可悲的心理。而这在部分家庭教育中都可能会存在,虽然不象主人公这么极端和边缘化。
一味压抑内心的想法,家长也没有从中引导,严厉的批评打骂很可能造成畏畏缩缩 自卑 不敢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性格。
言传身教。或许是见到了成人的这种互不信任,面前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才会对人甚至父母政府都失去信任。遭到侵犯也只是默默忍受。
这样的问题当今社会也是存在,很多人(不只是孩子,也包括成人)遇到问题(尤其性侵、校园霸凌)这种事,敢于倾诉,很重要是基于是否对亲人对政府的信任。更重要的是是否彼此信任。电影《素媛》中小女孩被性侵,成为许多媒体关注焦点、争相报道时,她说的一句话令我触动,大概意思是“爸爸 我做错什么了吗?为什么都在说我”
《人间失格》,我相信这不只是叶藏,也是作者太宰治,也是当今社会大部分人的人间失格,值得一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