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拼尽了全身气力,还是无法过好此生”。近来,人们在浏览社交媒体网页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带着忧伤的言论。仔细分析其中的细节,大抵是青年一代的遭际。消极、忧郁的表达在青年群体中非常流行,俨然已形成互联网亚文化潮流——“丧文化”。关注并剖析它背后的机理,同时给青年人更多的尊重和关爱,这是对“丧”的积极回应。
丧文化出圈流行,完全出乎了人们的预估。流行初期,青年人仅仅是在社交平台上发表颓废言论,之后市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各种“丧文化”的衍生商品开始流行,比如“苦逼奶茶”“一无是处咖啡”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纵深了流行的趋势。网易云音乐社区年度评选的热门点赞评论,大多是忧伤的格调。青年人在音乐社区发表颓废的言论,或者在豆瓣网上暴露真实的想法,匿名登录,人们反而无所顾忌,可以坦诚交流,有抱团取暖的意思。
“丧”来自于青年人对生活的不安和惶恐。在急速变化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刚刚走出象牙塔的青年人,初次看到了生活的真相,“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普遍的心声,但理想和现实渐行渐远,发觉无力掌控人生,“丧”便成为了青年群体真实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在这样的亚文化下,有的人明显心态阳光但却以“丧”为乐,开启自黑自嘲模式,用游戏人间的心态“丧丧的”表达自我,大有一种蹭热度、玩世不恭的嫌疑。
肯定并尊重青年人,是最初级的治愈。今天的中国飞速发展,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政治、经济的快递提升带动了社会结构分化与重组,家庭结构、产业结构、法律法规进步很快。在快速转型期,人们相对会有更多的焦虑,青年一代心理状态问题频发。青年人吐槽父母“逼着孩子成才,等成才了逼着结婚,等结婚了逼着生孩,等生孩了逼着生二胎”等等,看似是父母单方面的恐慌,实际上是全社会焦虑情绪的集中反映。如果我们可以用更加包容的心态对待青年群体,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学着放手,才是最恰当的爱。放弃门当户对、就业歧视,让青年人和灵魂伴侣相守,鼓励他们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尊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多方参与,情绪疏导,化整为零破解“丧文化”。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发现很多的社会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解决,比如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青年人亚健康的心理状态调整类似,建议走一条难易结合的道路。心理咨询的干预是直接有效的方式。近年来,很多中学、大学、基层社区设置了心理咨询师岗位,专门为辖区的人们提供心理干预,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网易音乐社区等知名企业家发起公益性治愈计划,也取得明显效果。基层矛盾调解员等岗位的设置则在技术层面支持人们的生活。
社会管理的诸多方面,应该竟可能为青年人拓宽更大的发展空间。安居乐业是理想的状态,用“乐业”来推动“安居”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创意街区、创客街区在商业模式上获得了政府、高校、企业多部门的支持,创业的成功率得到了提升。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对创客的支持这也是政府对青年群体社会诉求的积极回应。毕竟青年人的“丧”并不是无病呻吟,有着很深的现实压力。这些“丧”的内容应该成为社会治理的风向标,制度改革的发令枪。
社会变革的背后,需要我们用更加包容、多元的心态去呵护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健康的体格和阳光的心态是社会需要的。在讲究“速度”的今天,用更为积极的态度去回应“丧文化”是对社会结构“品质”的保障。
(备注:在知乎上写文章,目的仅仅是提升文字表达能力。曾阅读过新华网评关于丧文化的论述,倾倒于编辑的文笔,为自我锤炼文笔,仿写此篇,预祝写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