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你幸福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幸福是所有人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幸福。幸福是一种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不只关注“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他认为心理学不应该只注重帮人们改正缺点和错误,而应该更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心理学应该帮助人们找到优势和生活的意义。
塞利格曼认为:幸福的内涵包括所有人们在追求的东西。实现幸福人生应该具有5个元素,要有积极情绪、要投入、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要有成就感。当人生因精神的投入变得蓬勃、充满生机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幸福。
幸福的公式:H=S+C+V ,H是幸福的持久度,S是幸福的范围,C是生活环境,V是可以控制的因素。如果我们学会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看法都调整到积极状态时,掌控好可控制的因素,就可以使我们的生命充满能量,从而获得幸福的人生。
获得幸福的具体方法有三个:
第一,感恩能增加美好记忆的强度,而宽恕放下则将痛苦记忆的保险丝拆掉,使它不能再引爆。
在我的人生中,有过迷茫,有过痛苦,但是现在回忆起来,所有的痛苦、迷茫已经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在我的内心,我早已放下过去的不如意,不纠结于未来,唯愿过好当下。
第二,用积极的思维方式,设计情绪。
今天单位体检,我们三位女同事,都有子宫肌瘤、结节之类的问题。同事通过度娘查询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越看越担心,影响到了自身的情绪。我对同事说,适当看看就可以了,不要自己吓自己,凡事往好的方面想,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当疾病真正来临的时候,再去面对也不迟啊。同事想想也是啊,心情立马好了很多。
第三,发挥我们的优势,在工作、谈情说爱、游戏和教养孩子中,使这些优势得以展现,这样,你的生活就会更成功,你会得到最多的满足和真正的幸福。
通过从一个人的劣势中寻找他的优势,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记得小女儿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参加书法兴趣班,老师说她的字写得难看、速度又慢,伤到了自尊心,孩子不原意去学了。
我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孩子一起在家里练字,比谁写得好,不断地鼓励孩子。一年后,孩子又重新拾起了书法兴趣班,老师夸她态度认真、有天赋,自此,孩子的字越写越漂亮,现在已经是十级的书法能手,多次在市级书法比赛中获得大奖。
如果说我的孩子很自信,那一定是在她的人生中被滋养了很多的肯定、欣赏、赞美。
积极心理学提醒你,幸福来源于精神层次的提升。真正的幸福在于能够愉悦、满意、专注地投入到当下的生活,要学会从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去发现幸福并感受幸福,终极幸福的真谛是在应用突出品格优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记得刚刚加入“三七读书会”的时候,我自身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生活中的不如意,老公的情绪化语言发泄会影响到我的情绪,甚至于有一次由于老公的抱怨,而导致我心不在焉的开车,发生了碰撞的事故。那一段时间,我特别痴迷心理学,一本好的心理学书籍、一部好的心理学听书,常常能够触动到我的内心,让我泪流满面。它是我的精神寄托,是我滋生自身能量的源泉。
现在的我,已经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时时处处感受到幸福。看一部小说,追一部生活剧,滋养了我的精神需求,那是一种幸福;每天陪伴女儿学习到11:00,让女儿感受到她的学习不再是一种孤独,那是一种幸福;和大女儿聊天的时候,感知到了她的以前没有感知到的需求,那是一种幸福;经过各种分析研究,选定并投入了一种理财产品的时候,会有一种成就感,那也是一种幸福;当能够有完整的时间专注、投入自我的学习、成长,那更是一种幸福。
当我们学会用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幸福便悄悄的、知不觉地光顾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