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适读年龄:3-6岁
本期要推荐的绘本是美国莫·威廉斯的作品《又来了,古纳什小兔》,看名字就知道是上期推荐绘本《古纳什小兔》的续篇。而这部作品仍旧延续了实景照片和手绘插图结合的形式,故事情节同样精彩,并再次荣获凯迪克奖,实力不容小觑。
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来阅读吧!
该绘本的扉页中照旧用几张照片记录了主人公翠西一家的大事记:爸爸妈妈结婚,有了翠西这个宝宝,第一次带翠西出门,翠西说的第一句话(见《古纳什小兔》)。同样的,作者仍然在后面放了一张大幅照片,是翠西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拥抱在一起,这幅照片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呢?从这里我们就可以自然切入故事场景了。
上期推荐《古纳什小兔》时我曾推荐各位宝妈准备一些有意义的照片,给宝宝讲一讲照片中的故事,不知道大家觉得效果怎么样?这次,我们的照片还有另一种玩法,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用照片教他们简单记录生活故事,最好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完成。拿出一个日记本,再将有意义的照片贴上去,我们可以就这张照片来创作作品。我们可以一起画,比如旅游时乘坐的交通工具;我们可以一起贴,比如游乐场的门票,捡来的树叶等等……这样的亲子活动是不是更加有意义呢?
故事从翠西出门开始。不久不久以前的早晨,翠西和爸爸走出家门。如今,翠西说话说得可顺溜了。她一路说呀,说呀。翠西很兴奋,因为她正拿着她的独一无二的古纳什小兔,去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学校。宝妈们别忘记将翠西说得这绕口令的一段话念熟了讲给宝宝听哦,反正我念得越快,我家宝宝越兴奋,笑得越大声,真不知道他的笑点是什么……
翠西兴奋地想把古纳什小兔拿给葛林老师看,还要拿给学前班里所有的小朋友看。可是就在爸爸亲吻她的额头说再见的时候,翠西看见了宋佳。突然间,翠西的独一无二的古纳什小兔再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了。讲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停下来,让孩子观察这两只古纳什小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宋佳的那只可是戴着蝴蝶结的,两只小兔的耳朵颜色也有不同哦。
这天上午,日子过得不太好。下午,日子过得更糟糕。当放学的铃声响起时,葛琳老师把古纳什小兔还给了她们。于是,日子变得好起来了。孩子的世界真得很简单,简单到所有的喜怒哀乐仅仅是因为一个心爱的玩具,然而,这部分的描述绝对是作者的神来之笔,他是在告诉我们,所谓的简单是对大人而言,在小朋友的世界里,这个玩具非常非常重要,重要到能够牵动他们的每一根神经,我们需要理解孩子。
翠西回家后,“吃”了晚饭,狼吞虎咽地吃下甜点,刷完牙……然后,在嘟呐星球的妈咪机器人和爹地机器人来了后,才“逃跑”到自己的床上。我们可以注意到,翠西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刷牙都带着古纳什小兔,作者再一次向我们强调,古纳什小兔对翠西真得非常非常重要,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在床上过了几个钟头,翠西发现有点儿不对劲儿。翠西大踏步走进爸爸妈妈的房间,说道:这不是我的小兔。翠西的爸爸试着向她解释“凌晨两点半”是什么概念。他问翠西:“我们能不能等到早上再来处理这件事?”然而,翠西坚定的表情告诉了他“不可以”。于是,爸爸到客厅去打电话。就在他快要走下楼梯时,电话铃响了。“你们的小兔在我们手上。”电话的另一头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你们的在我们手上。”翠西的爸爸回答。双方做好了安排。
翠西和爸爸快步冲过临近的街区。翠西不想迟到。宋佳也不想。双方交换小兔。于是两只小兔分别回归了各自主人的怀抱。“我好担心我的小兔啊。”宋佳说。“我也好担心呀。”翠西回答。然后她们都说:“我真高兴你能把你的小兔找回来!”在同一刻她们异口同声!就这样,翠西找到了她有生以来第一个最好的朋友。看到那张他们抱在一起的照片了吗?这就是扉页上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部分情节非常有趣也非常温馨,爸爸妈妈无奈的表情和翠西坚持而执拗的眼神让人忍俊不禁,然而,凌晨两点半去交换小兔这个在大人看来无比荒谬的行为在这里却因作者的前期铺垫而显得顺理成章。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不,调皮的作者还为这部作品加了一个令人爆笑的尾声。第二天早上,翠西和宋佳都快步赶到学校。这一对新的最好的朋友还有好多话要说,还有好多事要做。翠西问:“你想跟我的古纳什小兔一起玩吗?”宋佳回答:“当然了!你也想跟我的小兔一起玩吗?”
看看两个爸爸憔悴的面容和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哈哈,感觉昨晚白折腾了,古纳什小兔又换回来了。
所有孩子的养育者都会遇到“如何教会孩子学会分享”这个课题,我们也会从不同的渠道学习别人的经验,例如教会孩子分清楚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不强迫孩子分享,对孩子的分享行为进行鼓励……这些都是正确的做法,然而,莫·威廉斯却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抓住了“分享”这件行为背后最根本的逻辑在于有没有“占有”,用简单的故事教会了我们另一种思维方式。
试想,如果孩子根本就不能掌控自己的玩具,处于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状态,因为爸爸妈妈总是对他们说“你要学会分享啊,要不要和这个小朋友一起玩呀”,他们就会很紧张,会紧紧地抱住这个玩具,又何来分享呢?因此,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其实是让孩子的“占有”得到尊重,在这个前提下,孩子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分享”这个行为。
绘本中的翠西和宋佳都很幸运,有着尊重她们的父母,即使在凌晨两点半也可以起床完成女儿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换回属于自己的古纳什小兔,她们有着足够多的安全感。因此,在不经意间,她们长大了,“学会”了分享。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不是吗?
作者简介:
莫·威廉斯
1968年出生于美国新奥尔良州,毕业于纽约大学帝许艺术学院(The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为《芝麻街》等许多知名儿童电视节目写过剧本,也创造了许多著名的卡通形象,先后6次获得美国电视艾美奖。2003年开始创作童书,已出版10多本儿童绘本,获得过包括美国凯迪克大奖、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好书奖在内的多项童书大奖。被《纽约时报》誉为“21世纪最突出的新锐作家”("the biggest new talent to emerge thus far in the 00's")。
绘本作品有《别让鸽子开巴士!》(2004凯迪克奖银奖)、《古纳什小兔》(2005凯迪克奖银奖)、《古纳什小兔又来了》(2008凯迪克奖银奖)、“小象小猪系列”、 《Leonardo the Terrible Monster》(《怪兽阿抖》)、《Edwina the Dinosaur Who Didn’t Know She Was Extinct》(《不信自己已灭绝的恐龙埃德温娜》)、《Time to Pee!》(《该撒尿了!》)、《You Can Never Find a Rickshaw When It Monsoons》等。目前与家人居住在纽约的布鲁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