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就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以为,今天做了一回破坏情侣包场观影的“不识相者”,最后落座的却是一位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高中女生,旁边坐着的是她的爸爸。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对“情侣”。

        偌大一个巨幕厅,三个小年轻,一对父女,一对闺蜜,一对情侣,一个青年,一个大叔,还有一个因为公事(帮忙送了一回练习册,校长就站在门口看着我,四点半不到,一脚油门冲出了学校)徘徊在银泰城附近(即四中白鱼潭校区)的我。

    灯灭,灯起,107分钟的电影,也是少有的短小。

“怎么说呢,好像没有给人那种震撼的感觉……”

    声音从后面传来,那一刻,我决定放下正在擦拭眼角的右手。

        就像惊讶于当年为何有人给《盗梦空间》贴上“烧脑”的标签一样,我还是很诧异于为什么有人说《敦刻尔克》是一部难看——难以看懂的作品。

        片头“一周”、“一天”、“一小时”三组不同单位的时间标注已经在提示你: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怎么会甘于海陆空三条线索平行叙事的寡淡无奇,当游船和即将沉没的军舰相遇时,那种精致错位又巧妙回归的悬疑设置,瞬间柳暗花明,就像盗梦者们“一闭眼一睁眼”,然后也就不难猜到又一个坠向海面的飞行员是谁了。有那么几秒钟的大脑空白,但“晕头转向”还不至于。

        有人说,诺兰真会讲故事,“一片一格,绝无重复”,但也有人说,他“不太善于塑造人物”,严要求有时是高期待的另一种表达。或许在战争前线,刻画谁都是不公平的,或许人家压根儿就没打算刻画谁,网友称之为“避其所短”,抑或是“作者有意识的撤退”。

        没看过多少战争片,就我个人而言,所谓的微观视角,人性讨论,都不及《最长的一天》这部纪实文学作品带给我的震撼。

        所以,抛开人,讲讲战争吧。有点暴露短板。

        当年,班里男生对战争细节如数家珍的时候,我在担心,高中必修的《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整一本书,我该怎么上课。后来任教初中,加上战争集中在赶进度的初三阶段,如此“天意”多少减轻了我的焦虑,掩盖了我的尴尬。说得我好像其他历史题材很在行似的。

        战争,从来就是残酷的。

        那个从陆地到海上,再从海上回到陆地,然后从陆地又回到海上的主人公;那个被人误伤,死得稀里糊涂的小乔治;还是那个径直钻进海浪的绝望背影,都汇成一句话:不要打仗,不要打仗。

        死里逃生的主人公是留给人们的希望,而那些秒死的“倒霉蛋们”才是战争的真相。

“机长坠机了。”

“嗯。”

“我也要坠机了。”

“嗯,跳伞吧。”

        战争,从来就是专业的。

        专业就是撤退时的有序排队,专业就是前方将领和后方公务员身上笔挺的制服,专业就是被俘前也要毁了战斗机的熊熊大火……

        有人因为空中战斗这条线索太过真实而嫌弃它无聊、惫怠,不够刺激肾上腺素,只能感慨众口难调。我倒觉得对于大部分女生来说不失为一个科普小短片。当朋友在点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音效特别到位的时候,电影也刷新了我对空中作战的认知:原来战斗机还可以在平稳的海面上迫降的说?

        战争,又是令人渴望的。

        它可以让人瞬间成长,瞬间明确人生的价值方向,尤其是年轻人。无辜的凶手第一次询问被他误伤的男孩伤势如何,船长儿子从牙缝里地挤出一句“不好,特别不好”,有多平静就有多愤怒;第二次询问男孩伤势如何,看看渐已冰冷的男孩,再看看这个被炮弹打得失魂落魄,神神叨叨的幸存者,船长儿子“违心”地回应了一句“还好”,有多随意就有多力量。

        面对灾难中的侥幸生还者,中国人多半是哽咽地重复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英国人则是夹道欢迎,“干得不错,干得不错”。无论是中式的克制内敛,还是西式的热情外显,对于普罗大众,亲人的平安高于一切。

        可平安回来的亲人们到底还是军人。年轻的士兵对于这样的“欢迎”不可理解,甚至是耿耿于怀:你们对我们很失望吧?你看,那老人都不愿意看我们一眼!撤退,对于军人来说,是怎么也圆不回来的“耻辱”。多少人羡慕上帝对他的眷顾,他却渴望重新回到战场,一雪前耻。让他豁然开朗,兴奋雀跃的不是鲜花美酒,而是首相大人那一句: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

        作为一个老师,不太喜欢“原本只属于民间的归乡情怀,融入了官方色彩,难免又落入了爱国主义的窠臼”这种调调。

        千百游艇、渔船、货轮在海面一字排开,海滩上的士兵看着船上那些穿着工作服的、西装的、高跟鞋的人,像极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妻子儿女……此时大西洋的海水不再冰冷,英吉利海峡仅是一步之遥,哪怕被敌军炸死在异国海滩,内心已然回到了故乡。这份知足会伴随着他们,在三年之后的某一天,恐惧而有义无反顾地冲向诺曼底……

        在等待影片上映的日子里,早已有人po 出《赎罪》中的经典长镜头重温一二,原本为了省钱最后导致耗费巨资的“搞事情”,成就了“爱情片奉献了教科书般的战争场景”如此的传奇。与之相比,诺兰你那两股一黑一白的孤烟,还有四五路纵队,是不是有点过于freestyle 了;

        劫后余生的提前庆祝,两处拉得过长的船舱门栓的特写镜头,暗示地过于用力,削弱了剧情的反转力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拖拽力。

        最后,当飞行员迟迟不肯跳伞,兜着海风,放飞自我地扎进德占区的时候,我这个军事小白对这种不专业的操作都要送上一个“呵呵”的表情了。也怨不得别人抓牢你“俗套的英雄主义牺牲”的小辫子了。

      怎么说呢,一部很好地完成规定动作的作品,就像我们上公开课一样,课堂驾驭能力很高,教学立意还可以再磨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4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3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09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37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8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30评论 0 26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9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2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6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4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9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54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