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精确掌握「需求唤醒:如何改变别人的认知,让他下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欢迎关注【老蔡悦读】,一起在书的海洋畅游,享受阅读的快乐。

引言:商品是“买到的”,而不是“卖掉的”

「需求唤醒:如何改变别人的认知,让他下单」作者奥伦·克拉夫在书中介绍了“激活交易想法”的概念——促使他人在自己的意识中发现某种想法。

第一部分概念篇

激活交易想法

 

把交易的想法交给对手,让他们认为这些想法是他们自己的,而做到这一点只需6步。

如果一直努力反驳交易对手提出的拒绝理由,那么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理由是没完没了的。为了避免被你钳制住,他们就会寻找各式各样的理由把你推远。

不要想着用你的想法摧毁对方的既有认知,应该想着如何激活对方意识里达成交易的想法。

“激活交易想法”需要一整套全新的方法和步骤:“身份暗语”“闪现专业才能”“设计预设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人格魅力”“顾客模式”。

切记,东西是被买走的,而不是被卖掉的。

用60秒展示技术和专业性,这足以打消交易对手在技术方面对你的任何疑虑。

在“激活交易想法”的模式中,永远不要对用户说,你想让他们做什么——永远不要靠压力让他们说“同意”。你要等着他们开口。


人性的逻辑:自己的想法才是可信的

人们对自己的想法总是深信不疑。

在意识中自己产生的想法,不仅会让我们感到心满意足,同时我们还会十分珍视这些想法。

如果你让人们感到某种想法出自他们的内心,他们就会对此赋予较高的价值,并深信不疑,立即采纳,同时记忆深刻。

第二部分方法篇

步骤1:身份对齐


基本原理:对待不同圈层的人,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不同的。

实际运用:对圈子把握得越精准,通常对方就会越认真对待该想法,几句开场白就能做到这一点。


快速锚定交易目标,并获得会晤机会,这是整个交易活动的基础,也是商业人士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圈子”能大幅提升这方面的效率。

身份体系:可信度的筛选机制

人们很容易接受有象征性的事物,如制服、称谓,这些东西可以表明一个人在身份体系中的身份和权力。

使别人的“想法”在意识中萌发前,最好让他对你有“圈内人”的感觉,或让他认为你们的专业身份能够匹配。


对齐:如何让他人认真对待你的观点

“身份暗语”这种方法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适用——工作、友谊,甚至对酒保和泊车员也适用。

 

暗语:成为圈内人的通关“咒语”

使用身份暗语或内行人立即能懂的信息,你就被能认定为圈内人。身份暗语就像通过门缝传递的开门密码,说出这些,你就被允许进入房间。

记住这些暗语,在进行大手笔的交易时,找个机会对最终决策者使用这些暗语。接着,你可以坐等大门为你打开——因为,别人都无法引起这个人的注意,而你却可以。完成了这一步,你与目标人物之间就已经产生身份对齐的效果了。


突破:靠几句话挤进投资大佬的圈子

身份体系是一种天然资源,就像矿藏。对身份把握得越精准,就越容易产生“一两拨千金”的效果,瞬间让对方进入认真状态。

 

步骤2:加载确定性

基本原理:随着交易的复杂化,物物交换时代的确定性不在了,然而,所有人内心对于确定性的诉求却是根深蒂固的。

实际运用:让对方放心的不是更多的信息,而是你的专业性。100字左右的一段话术就足以做到这一点。


鸿沟:交易和交付之间的不确定性

每一个决定,每一笔交易,每一个协议,都存在不确实性。


分水岭:信息不足与信息过量

消除顾客意识中的不确定性鸿沟,通常有一套标准方法——向顾客提供足够多的信息。

对于“加载确定性”而言,你需要向客户证明,你在自己的领域是最全面、最绝对、最无争议的权威。


闪现专业才能:90秒填平不确定鸿沟

使用好“闪现专业才能”技巧,首先必须要确定问题所在;对问题进行评判,最终得出结论,并着手解决问题。无论是开始、期间还是结束,都需要闪现专业才能。

有意思的是,使用“闪现专业才能”时,你需要故意密集地大量使用专业术语。

加快的语速、专业的术语及最终结论,显然易见,你就是真正的行家。

“闪现专业才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叙述问题,对问题进行评估,提出可行解决方案,列举各种相关情况(花费的时间,可能的结果,过去的案例)。


使用“闪现专业才能”的方法具有决定性。你绝对不能寻求买家的认可或意见。你是专家,他不是。

简单而集中展示专业才能,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闪现专业才能”技巧做到。


步骤3:预设信息


基本原理:大脑存在3条优先级信息通道。即使面临信息轰炸,它也会迅速注意到3类信息并做出反应。

实际运用:短时间内,交易对手能掌握整个交易的梗概,他们才有可能把想法当作自己的。3类信息足以实现这个目的。


要快速让交易对手知道整个交易的梗概,这样他们就会有掌控感,并且愿意进一步丰富和参与该想法。这个过程要越快越好。

 

高速通道:信息接收器工作原理

信息不会莫名其妙地从外界进入你的大脑。这需要一个过程。你需要通过你的感观感知周围事物(信息输入),理解你所看到的事物(信息处理),记住以备后用(信息储存)。然而,在大脑开始感知、处理和储存新信息时,你需要准备好信息接收器,否则信息就会与你擦肩而去,被完全遗忘或被忽视。

如果你的大脑没有接收这类信息的接收器,那这些信息对你来说就是无用信息。

信息接收器又从何而来呢?信息接收器是需要构建的,而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人们能立即被某些东西吸引,主要是它们利用了人类大脑中的预设信息接收器。

按其重要性排序就是:危险信息区,回报信息区和公正信息区。


·灾难信号:人们都会自动关注天气变化、食物短缺、政治动荡、新型武器及变异动物出现的情况。


规则1:对于“环境将遭遇重大威胁”这类信息,人类总是倾力关注。

·丰厚回报:人们总是期望,用很少的付出换到丰厚的回报。


规则2:人们总是会快速向丰厚回报靠拢,当然这些回报必须容易衡量和评估。

·平等公正:没人喜欢被别人占便宜,人们非常看重诚信、平等和公正。


规则3:与你达成交易前,对方总想搞清楚你是否认真对待这场交易,交易是否公平。


围绕这三类信息,交易对手其实最想得到如下问题的答案:

·与我有什么关系?(外面有什么新威胁和危险?)

·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如何能获得高额回报?)

·凭什么和你合作?(我怎么知道你给出的条件是公正平等的?)

一旦你能回答这3个问题,并且令人满意,那么交易对手就会感到他们完全“搞透了”这笔交易。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精心设计,使之能够完美地适合预设的信息接收器——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压力测试:让交易对手瞬间集中精力

用“压力测试”分析数据,以此预计最极端状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信息:交易对手尤为敏感的3个“什么”

 

与我有什么关系?

第一条预设信息被「需求唤醒:如何改变别人的认知,让他下单」作者奥伦·克拉夫称为“凛冬来临”,它轻而易举就能回答第一个问题。

这就是预设信息:凡是不能察觉到环境变化,不能为变化做好准备,不能随变化调整的,都将被淘汰。


对我有什么好处?

有效触动有关回报的信息接收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2倍效应”:在对客户非常重要的事物中,例如规模、生产率、效率、竞争力、最终产出,或仅仅是他们所获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有些东西将翻倍。


2倍是个神奇的数字。若是低于这个量,交易对手的回报信息接收器就不会启动。你需要清清楚楚地让交易对手知道,在某些领域,你的方案、产品或服务能使其收益翻倍——这就是“2倍效应”。

你需要重点强调那些能够实现“2倍效应”的领域:收益增长100%,效率翻倍,成本砍半。这些领域也可以是“主观性”的,如“舒适度”或“困难度”,只要遵循“2倍”原则即可。


凭什么和你合作?

人们总是小心提防骗子,乐于看到他们受到惩罚——实际上,每个人都十分渴求这种能感受到公正的体验。

让倾听者产生“大家生死与共”的感觉,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入局话术”来激活听众的公正信息接收器。“入局话术”的核心就是简单地讲一下,无论从经济上、物质上还是承诺方面,自己对这次机会都投入了很多——甚至比你要求他们投入的还要多。


步骤4:“常规”的力量

基本原理:新奇意味着新机会,但新奇又意味着风险。人们更乐于接受与“常规”稍微不同的新产品。

实际运用:每一处创新点都会被交易对手算成一个风险点。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常规出发,把所有新奇点打包在一起。


套牢危机:人们更愿意做自己熟悉的交易

MVP,即最小化可行性产品(MinimumViable Product)。


松鼠理论:关于新奇度的科学

为什么探索行为会呈现出这种可预测的趋势?答案包含两个相悖的因素:好奇心和焦虑心。


认知负担:新奇性会增加决策难度

新奇和独到的事物能在第一时间内吸引人的注意力。

当命悬一线时,当工作不保时,当公司发展步履维艰时,对于新奇想法,人们只会想想,并不会真正采纳。

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让他们愿意搭理你,你就要保证自己所要说的内容既新奇又刺激。

「需求唤醒:如何改变别人的认知,让他下单」作者奥伦·克拉夫的办法就是使用新奇度模块技巧,即让项目只在某一个关键处与“众”不同,其他部分则很常见。然后,再向买家展示,转变是很常见的事情,且项目最独特的地方很受欢迎。

 

整合:将新奇处打包到一个模块

每一个交易对手愿意承受风险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新奇度偏好点(novelty preference point)。如果发力过猛,你很可能将交易对手推过这个承受点,那么焦虑、压力以及一大堆问题就会随之而来,他就会开始退缩了。

在介绍新特点、新概念、新创意和前瞻性思维时,如何不超越交易对手的新奇度承受点呢?「需求唤醒:如何改变别人的认知,让他下单」作者奥伦·克拉夫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新奇度模块。


将产品的基础建立在用户非常熟悉的那些特点上,然后再介绍产品的新奇度模块,那就轻而易举了

本质上,这种方案把产品的所有创新点都囊括在了一个新奇度模块中。接着,向用户解释说,旧产品很好,用起来也没问题。接着,要向用户表明,自己并不是要让用户彻底淘汰旧产品。最后,指出新产品的一个独特点,并向用户展示,其好处在哪里——并强调现在几乎人人都这样做。

 

步骤5:消极心态

基本原理:事物总存在正反两面,越只是强调正面,交易对手越会怀疑。

实际运用:主动引导对方思考消极的一面,不要干扰他们的决策。当他们自己认真思考过该想法正反面后,这个想法也就在他们的思想里被激活了。


思维定式:正反面审视才能确认

什么职业的人是最积极的?毫无悬念,那就是企业家和销售人员。

过度热情和极度乐观会扰乱交易对手的决策过程,侵犯其自主权——这绝对是销售人员应该避免的。

在销售行业中,成功的秘诀是把握消极面,而不是鼓动积极面。

对任何事而言,人们都希望由自己来做决定——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没有任何外界压力。因此,你必须要让交易对手认为,他们掌握着自主权,有反对、抗议和拒绝的自由。不要让他们觉得你想替他们做主,也不要压制他们拒绝的权利。


解决方案非常简单:允许交易对手质疑你本人和你的项目,当然首先你要让他们明白哪些地方是应该质疑的。

消极倾向+自主权+专业知识=激活交易想法


隐形边界:聚焦重要的事项

买家模式

指出明显误区

强调必败的反直觉因素

列举相应举措

缓慢“激活”

递交主动权

反复引导买家,保证界内


步骤6:人格魅力

基本原理:为了达成交易,人们总是会在5种角色中来回转换,这种人格分裂式的做法会严重损害交易对手对你的信任感。

实际运用:坚持原则,让交易对手尊重你的底线,并欣赏你的为人。


失败者模式:终结销售的5种角色“面具”

失败者模式。几乎每一通销售电话中,推销员都在不断变换角色,以迎合客户的各种情绪状态。这些角色可分为5类。根据在大部分推销过程中它们出现的顺序,「需求唤醒:如何改变别人的认知,让他下单」作者奥伦·克拉夫分为:


终极好人角色

夸夸其谈者(ShamWow)角色

魔术师角色当顾客相信了“魔术师”的花言巧语,销售人员就摘掉了“魔术师”的面具。

天使角色

大灰狼角色

 

5种角色的套路其实并不能促成交易,那么在推销产品、服务或创意的时候,人们为什么又非要运用这个套路呢?

认知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大脑存在一种机制,为了应对社会情境中的突发需求,人们不断地进行行为调整。产品展示方面的需求会促使销售人员自动进入特定的行为模式,每次都一样。

为了应和顾客想听的东西,人们的行为就逐渐形成了角色轮转的固定套路:终极好人、夸夸其谈者、魔法师、天使和大灰狼。

因此,解决办法当然就是,在进行产品或项目展示的过程中,不要随意转变自己的身份角色。


原则性:真实是魅力的基础

一条核心原则就是:“我没办法保证自己一直正确,但我一定不会让自己前后矛盾。”

有了坚定的立场,人们能够赢得战争、改变历史;那些流芳百世的著名领导人,无一不具备坚定的立场。


第三部分实践篇

传统方法:核心目的是“让交易对手付钱”,更关注最终行为。交易对手过多的思考很可能会伤害这个目的。因此,不要让交易对手有太多思考。

全新方法:自己生产的想法往往会带来主动的行为。把想法交给交易对手,只要他们用心地思考这个想法,这个想法就属于他们自己了。

 

结束语:该你了

遵循上述销售步骤,多加练习,你就能够反转剧本,把你的思想植入到买家的大脑中,获得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回报。很快,原本你期待合作的人,就会主动找你合作,给你说一堆如何共同合作的想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欢迎关注【老蔡悦读】,一起在书的海洋畅游,享受阅读的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