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音乐的审美观,简单的说,就是:活泼、好听,来劲、让所有不和谐音都有多远走多远。
有幸听到陈美,还得感谢德沃夏克。那年为淘一张有卡拉扬现场指挥的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的CD,无意发现了陈美拉着小提琴无比投入的样子。
当时就被专辑上她拉风的表情吸引,简直满脸都写着“我不能控制自己,别让我停下来”。
而马克西姆,个人觉得郎朗和李云迪们与他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老天爷赏饭吃,一个是靠勤奋耕耘挣饭吃。最重要的是,人家还长得美,还号称世界上手指最快的人。
高下立判。
这里又说到对音乐的天赋和热情了。
永远不要小瞧听众的耳朵,有时候,乐曲的情绪,演奏者的心理状态,会被清楚放大。音符流出来,你是否有天赋,是否属于刻板技术流,灵敏的耳朵会马上捕捉得到。
这里推荐马友友的《Rondino》。你能从中听到清晰、明确的情绪,甚至这情绪每一个细节上的变化,天才们都能精准演绎。
与其是你在欣赏音乐,不如说是天才们带领着你去欣赏他们的表演,你沉浸在音乐的过程中,不如说是沉浸在天才们创造出的世界中。
当你有一定的欣赏经历后,会发现同样是演奏者,有些音乐的表现是如同涓涓细流,有些如同江海奔流,有些是奋力挣扎出来,而有些则是如琴匣中跳出一只猫,那么鲜活,那么灵敏,那么狂野。
资质普通的地才们若想模仿这种奔流的天赋和扩张的热情,无异于徒手抓猫。
养过猫的人都知道,无论你怎样花费力气想抓住一只猫,它的身体都会扭曲成无数诡异的形状以便从你手中逃脱。
逃脱的那一刻它并不受重力和反作用力的影响,甚至我观察过它平地而起的跳跃--并不需要借助大地的力量。
就像有一种天才,不需要借助大地的力量,仿佛是凭空而起,就能在空中爆裂出灿烂的光芒,让百万光年之外的人们指着天空说:快,看那颗星星!
同样,就像曾经的天才小提琴少女、参加过冬奥会的滑雪运动员陈美,或者像马克西姆这类人,就是这样的天才。
从小K了十几年古典音乐,就连想赶时髦改良一下,都能改成潮流尖兵,顺便形成了无可挑剔的个人风格。
也不知道是勃拉姆斯们成全了天才,还是天才成全了勃拉姆斯们。
陈美和马克西姆,从他们的演奏中,你可以听到深厚的童子功,也可以听到他们天性中藏不住的热情和天赋。
天才们正在把音乐变得燃情四射。
而乖顺卧在他们肩上那只才华的野猫,正在目光炯炯的盯着你。
这就是天才们所特有的,蛊惑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