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古到今,人类的教育都是一个众所周知、令人偏爱的热议话题,也是一个知行合一、利人益己的严肃话题,更是一个物是人非、常说常新的有趣话题。在教育可能涵盖的几乎所有的内容当中,浓缩的都是人类思想的全部精华。而这些精华部分,往往都是以独享其成、相互鉴赏、你来我往的方式在不同国家或不同民族的群体当中得到了持续不断的传承延续,旨在确保人类共同的智慧创造和集体的奋斗成果始终都生气勃勃、永不凋谢。
(2)每个人都得面对教育,每个人都会置身教育,每个人都要享受教育。教育所拥有的价值内涵,以及其一直向外的无限延伸,使之最终变成了一种无孔不入、无坚不摧、无所不能的东西,不仅毫不费劲地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世人对教育的定性与定位,可以说几乎完全都是围绕人的生存发展和生活需要来量身定做的,由此便生出了越来越多以教育为荣、拿教育贴金的不同概念,诸如幼儿教育、老年教育、精英教育、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文化教育、高等教育、艺术教育、心理教育、体育教育、安全教育、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3)对教育的重视与否,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远见卓识与文明涵养,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志向追求与战略胸襟。与之同时,在教育上投入的多少,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小与科技水平的高低,彰显的是一个民族不畏艰险、舍我其谁、勇攀高峰、走向世界的顽强意志、坚定信念和自信勇气。
(4)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有机会变成人。这句话无论是听起来、看起来、还是说起来,都令人感到十分的别扭,可客观事实却是:一个不曾接受过任何教育、尤其是最大限度地脱离了任何社会环境熏陶的自然人,是绝无可能独立自主地承担起人之为人所必须承担的社会理想与社会责任,因而便只能将其划归到类似于“行尸走肉”这样的类型当中。
(5)当我们开始考虑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境状况对于他的成长到底会施加多大影响的时候,应该说家庭教育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将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几乎可以完全肯定的是:一个生活在幸福家庭里的孩子和一个生活在不幸家庭里的孩子相比较,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追求卓越并获得成功的概率注定会存有巨大的反差,根本原因就在于生活在幸福家庭里的孩子所能够得到的家庭教育与家庭温暖,足以支撑他从中学到更多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而生活在不幸家庭里的孩子想必正好相反,每天有可能映入他眼帘的东西,恐怕多是一些足以压制并摧毁他自信心的负面东西。
(6)教育是各种知识和经验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授,也是多种本领和技能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承,它的神圣之处就在于它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它的存在而从中受益。因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将始终如一、不曾中断地在人类不同群体的每一位个体身上完整延续,并在此过程中更加有力地促进了不同的国家或是不同的民族在教育领域接二连三地诞生各种最适合自身教育发展需要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成就,进而最大限度地丰富了人类的教育经验、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从而以促使教育的功效在人群中发挥到极致。
(7)一个有幸接受了最好的家庭教育以及最好的学校教育的人,若最终能够以此为契机,让自己通过更加积极、更加自信、更加坚定、更加勤奋的努力,在精神追求、文化素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变得愈加的丰富和完善起来,想必他一生的运气,都应该差不到哪去。
(8)通过教育得到启蒙、通过教化改善愚钝、通过教养走向文明、通过教诲获取智慧、通过教训汲取经验。也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字,其间竟然蕴含了太多的人生哲理与人性光辉,着实不可小觊,更不能将其当作儿戏。
(9)教育不是一件心血来潮、随意糊弄、一撮而就的事情,它从古至今形成的优良传统,始终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传承和拼搏奋斗,永远都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境界、整体实力和思想状态的稳步提升和全面改善。
(10)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不同文化的一种交流、不同思想的一种碰撞、不同精神的一种彼此慰籍、不同灵魂的一种相互交换。人们从教育中所能够获得的东西,更多在短时期内是看不出来的,因而能否对教育持续不断的保持着某种前所未有的耐心,恐将是对人类应有的智慧最为严谨、也最为苛刻的考验。
(11)当我们对教育问题思考得越全面、越深刻、越彻底的时候,失败教育带给我们的危害就会越来越少;当我们对教育自身固有的规律、特征、方法和对象越重视、越讲究、越精准到位的时候,成功教育带给我们的益处将会越来越多。
(12)教育还不仅仅只是一种知识的简单传授,同时也是多种文化的全面普及;教育也不仅仅只是一种精神的单纯愉悦,同时还是各种思想的渐序传播。当一个人的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当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到一定水准、当一个人的精神动能始终显得充沛十足、当一个人的思想光芒一直尽兴普照大地,相信他生命行进的每个过程,都注定会变得格调高雅、轻松惬意、游刃有余。
(13)教育对于人群当中不同个体之间产生的相互吸引、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从来都不排斥,这也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本身都有机会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来实现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换与情感互动。也恰恰就是这种吸引、作用和影响一直都致力于为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创造一个又一个较为实用、十分便利的学习条件,才使得教育从中显得愈发的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同时时刻不停地催生那些天赋超群、才华横溢的杰出英才脱颖而出。
(14)教育一旦被注入太多的功利色彩,其远大理想就将被完全亵渎,因为所有为之而奋斗的前提,都变成了为博取功名而战;教育一旦被应试教育轻松绑架,其真实的内涵就将被彻底误读,因为全部用来表明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考试排名,都是在用少数人所谓的成绩优势来打击多数人的不懈努力。
(15)且不说知识教育是人们的成长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成人”教育(即如何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恐将才是人类教育真正的使命所在。倘若一个人的思想不高雅、精神不丰富、情感不稳定、道德不自律,即便拥有再多的知识和能力,想必也是一个病态之人;假设一个人最终变得心怀叵测、自私自利、奸诈狡猾、凶狠残暴,那就不仅仅只是教育上的简单失效与失败,而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人性撕裂。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