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中下旬的时候到北京出差,见了出版社的王老师,一起讨论了关于出书的一些事情,晚上,王老师和佩佩带我吃了顿正宗的老北京涮锅。
吃完刷锅,老王非要开车送我回酒店,在路上我们聊起了平时看书的习惯,老王说你写东西文笔不错,我说那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读散文。然后老王抛一个作者我就接一个,从迟子建到王充闾,从鲍吉尔•原野到张炜,从周涛到周国平,我们俩如数家珍,那一刻我觉得真是高水流水,伯牙子期的感觉。然后,老王就提到了李娟,一下子我没接住,因为这些年我对当代的散文作家关注的比较少。我记得曾经有位作者在一本书里写到,现在的作者写的散文连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三流散文家写的作品都比不上,原因就是空洞无物,只会堆积一些华丽的辞藻。对此,我深有同感,我很少会读当代作者写的散文,因此并不了解李娟,也不好做太多评价。老王说,你应该读读李娟的散文《冬牧场》和《我的阿勒泰》。
赶上元旦博库书城有活动,果断地把李娟的这两本书都买了回来,还买了几本书,不过那几本书从收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不怎么开心,书做得厚厚的一大本根本不适合出差带在身边,每本书定价都接近一百块钱,字体非常大行与行的间距也很大,这种书怎么感觉是为了方便老年人阅读似的。难怪现在的作者写东西也是虚的多实的少,连出版社出本书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社会风气如此,我也只能接受。说回李娟的这两本书,书做得薄薄的两本,拿在手上质感不错,很适合阅读。
正赶上元旦假期,除了陪伴家人就是阅读李娟的这本《我的阿勒泰》,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两个字“真诚”,李娟用真诚的心和笔记录了她们阿勒泰简单而寂寞的生活。刚开始看她的文章,我甚至有点不屑一顾,觉得这文字实在是太简单太没有技巧了,语言朴素到了好像记流水账的感觉,我每次读张炜、周涛的散文都感觉荡气回肠,思绪跟着作者跌宕起伏,还有很多人生的哲理,李娟的文字简单到你根本不用思考,就像邻家女孩在跟你讲她的生活,或许小女生更喜欢她的这种文风吧,实在不适合我这个四十多岁的大男人。
强忍着耐性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忽然有了一声感慨,李娟所过的生活不正是我失去的生活吗?我也曾经坐过那种在山路上颠簸的大巴车,也曾经坐过大巴车上的发动机盖子,也曾经下车买过一些咸菜疙瘩,也曾经半夜爬起床拿着盆去接房屋漏下的雨水,也曾经躺在一个温暖夕阳下遍布着苜蓿草的山坡上发呆……李娟的文字是简单而真诚的,她不太善于使用华丽的语言,但是她的文字恰恰就戳中了你心中的某一个地方,让你开始想家想念从前的日子。
读了李娟《我的阿勒泰》,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一个地方叫做可可托海,第一次听到可可托海,还是在2020年11月份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戈壁徒步的一帮戈友重聚去黄山爬山,在从合肥到黄山的路上,阿龙一直放一些歌给我们听,虎哥说:有一首叫做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在抖音上很火,可以听听看。听完以后,我就记住了这个特别拗口的名字“可可托海”,可是可可托海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绝对不会关心这种无聊的问题,毕竟大家都挺忙的,谁有时间关心这种事情呢。当我在《我的阿勒泰》这本事看到可可托海这几个字的时候,差点没有惊呼出来,原来真有那么一个地方叫做可可托海,那里很冷很冷,那里很偏很远,需要坐很久的大巴车才能到达,而且路况不好车开得极慢,慢到你打个盹醒来了感觉车还没有走出几步,这些都是李娟告诉我们的。那一刻,我觉得爱读书的人真是幸运的,你总能从书里收获很多意外的惊喜,这或许就是上天对读书人的奖赏。
李娟笔下的阿勒泰是令人神往的,那么冷的天,特别是在冰冷漆黑的夜里,用李娟的话说“睁开眼睛和闭上眼睛都是一样的漆黑”。走出帐篷,忽然看到了满天的星星,象是镶嵌进了一块固体的天空之中,低头看的时候又是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我们有多久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星空了呢?我就想到去年在敦煌的鸣沙山,我一个人坐在沙丘上,等到夕阳落下星星闪烁的那个时光,风呼呼地在耳畔吹过,那一刻忽然觉得我们每个人不过都是生命的过客,你将以怎样的态度度过这短暂的一生,我想起码我们得活得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此而努力认真地生活。
你可以想想在阿勒泰,那么单调寂寞的日子中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幸运的是,李娟没有对这样的生活有一丁点的抱怨,她的乐观和豁达充满了字里行间,而且偶尔还有一点小幽默。有一篇文章是写晚上舞会的,等到晚上两点钟她的男友出现了,她们狂欢大叫引来了众人的注目,最后,她笔锋一转,告诉我们说她的小男友才五岁,是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读着这些文字,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你以为贫穷、寂寞的日子,在真正热爱生活的人眼中却是如此的热烈而喧嚣。
阿勒泰,遥远的阿勒泰,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北疆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那些简单而朴素的日子,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时光漫长盼望长大,而现在我们希望时间真的可以漫长而我们永远不要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