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两位很尊敬的前辈关于内容行业的观点,很受用,做了一些摘录,加上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第一位前辈是杨轩,原《第一财经周刊》主笔,现 36kr 特稿部总监。
杨轩刚去 36kr 的时候,36kr 发了一篇特稿:《Uber 中国被合并后48小时,以及他们拼搏过的900个日夜》。这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8月2日,早上6点刚过,窗外下着雨。王倩很反常地在这个时间醒来,平时她会多睡上两个小时。昏暗的房间里她打开手机上的Uber软件,大红色的底子上,白色铜钱状的Uber图标逐渐清晰,三四辆红色的汽车标示在上面游走腾挪,这代表着在王倩的周围,依旧有Uber司机正在等待乘客呼叫。
一阵伤感袭来,王倩坐在寝室的床上差点哭出了声。
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很高,但是却被 36kr 内部批评了。对于原因,杨轩自己反思道:
情感性的内容是很容易刷屏的。但很多做商业报道同学可能会有一个共识,情感类的报道,不够“高级”,大家看完之后,感动了,哭一哭,完事儿了,这样的东西刷屏以后,留下什么价值了呢?
没有价值。
怎么说呢?这似乎也一直是我的一个心结。
我在自媒体上,林林总总大概写了十多篇十万+的文章,但其中,我愿意主动向别人提及的,大概也就一两篇。
同样的感受:没价值。
1
前几天,“视觉志”推送的图文《谢谢你爱我。》,创下了5000万的阅读量,算是近期现象级的传播事件。
但对我来说,我无法认同这是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觉得充其量是一堆微博鸡汤的汇总而已。但不可否认编辑拿捏编排得很好,取材转化都有自己的理解。
敞开了说,我对这篇文章,这种成文方式非常抗拒,极其不喜欢。
但另一方面,我周围人,包括家人、朋友、同学有很多对这篇文章的转发。我也能够理解,毕竟情感性内容是最容易产生共鸣、最普世的。转发这篇文章的行为,只能代表某种“关注”的不同,也完全不能上升到志趣与为人。
马东前一阵子有个说法,叫娱乐没有高下之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从内容创作者的角度,我也没办法判定那位小编的功底深浅,尤其是,任何一个以内容创作为职业的人,都不太可能放弃对流量的追求。
很多人讨厌她,但更多人嫉妒她。
就好像你有一身武功,到底是上阵杀敌,成就功名?还是街头杂耍,赢得满地碎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没有谁比谁更高贵,只是选前者的人更少,更违背人性,所以我们仰望和歌颂了那群人。
因为自己做不到。
2
人们阅读的动力,无非两种,一个是新知,一个是共鸣。
做到两者中任一种都很难,前者尤其。因为“共鸣”是可以撞大运式地去尝试的,甚至有一些“术”可以去练习,所以你会看到无数的“新媒体培训”都在教你怎么从人性的角度编排内容,怎么去从吸睛的角度起标题。
但“新知”,需要积累和苦功。
同样是杨轩的分享,她提到了另外一次创作过程:
在这篇报道写作过程中,我们其实删掉了不少有冲击力的细节,它们会让文章更好看,但是我们最后都没有用,因为这些细节我们的信源只有一个,没有交叉验证。为了准确,牺牲掉好看的成分,这是有必要的。
这种创作方式,和那些听风就是雨的自媒体,几乎完全相反。
如果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赞成的是内容的价值主张,但商业的价值却更多在流量,流量更多在共鸣。所以,暂时还需要为金钱低头的我,没办法在这个方向上得到很好的统一,这非常纠结和痛苦。
3
要讲的另一位前辈是铜雀叔叔,微博大V最大联盟鼓山文化的 CEO。他就是纯社会化营销出身,做“共鸣消遣”的内容。
他写了篇文章,叫《请你怀疑表象下的真实》,听着很有哲理,一点都不符合他段子手的人设。上面我说了,“共鸣”研究的其实就是人性,仔细读这篇文章,讲的也就是人性。
对我来说,从知识的层面,好像没有得到太多新东西。但文中的血淋淋和真实,对于刚成为他同行的我来说,像个镜子。
摘录我自己感兴趣的几段:
把受众当人的过程,并不是看数据的过程。而是去发现和尊重TA的欲望的过程。而所有的人欲望几乎都是一致的,只是满足方式不同。
100万最多可以换来尽可能值100万的效果,如何少浪费一些钱,就是对效果的最大尊重。
刚开始工作的新人,总期待着放一个大招、一鸣惊人。通常的结果就是本来是为了用户,结果却成了“自我证明”用的工具,此时的眼里就不再有受众喽,剩下的全是自恋。我一点都不信这种妄求的状态能出什么好效果。
想要学着做好,功夫还是在平时对人的思考,锻炼把对自己的注意力以及自恋统统清空扔掉。好的营销和好的作家一样,都是容易得抑郁症的,请善待他们。
不知道不在这个行业里的人,能不能感受到背后的一些滋味。铜雀实际上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虽然我觉得这个视角其实还挺自恋的。
话说回来,哪有爱内容的人不自恋呢?
有时间还蛮建议你们把这两篇文章找来看看。
如果刚好你感兴趣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