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是孩子身体、智能等方面飞速发展时期。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正是如此,德国孩子的学前教育也为世界所瞩目,那么,他们是怎么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呢?
一、良好的母婴关系
母婴关系决定人生的起点,决定了母婴关系的紧密契合,母亲这个角色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地位,德国全职妈妈都以自己身为母亲感到自豪。
孩子通过内化与父母的情感关系 来学习成长,童年的关系模式与长大后的事业、婚恋、养育等,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
二、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一般来讲,孩子2岁之后,就会有自己动手的欲望,父母应该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从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穿衣服开始;
许多父母总是让孩子单独吃饭,这也是不合理的,孩子3岁之后,可以和父母一起在饭桌上吃饭,显得大家平等,不要过度宠爱孩子,独立从小开始做起。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我们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事往往是“帮你没商量”,周到地为孩子做事情,主观地为孩子做决定,结果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机会。
那些会爱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事情并不“大包大揽”,而是把做事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尽早学会对自己负责。
四、尊重孩子的选择
这一点,我觉得十分重要,在中国父母的父母的眼中,主张的是分享,当谁最先拿到一个东西的时候,父母都会选择让孩子去分享;
但在德国妈妈中,却是“谁先拿到,谁先玩,后面的人需要等待”,这是在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一方面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外一方面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努力你先得到了就是你的,驱使德国孩子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争取快人一步。
五、良好的阅读习惯
没有什么事情能代替阅读,而且任何时间开始都不会太早(或太迟),书籍为孩子们打开了全新的世界,阅读的好处可以说是无穷的。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很多的好处,比如,专注力好,很爱看书,口齿伶俐,记忆力好,思维清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