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张昨天女儿发来的图片,也不知道为什么有点儿浮想联翩。
想起了“勇敢的心”……那位苏格兰历史上抗击英格兰“长腿王”的民族英雄华莱士,也想到了著名的当地特产麦芽威士忌,甚至想到了那里的男人穿着花格裙子、手执风笛、列队行进。……待静下心来梳理一下思路,我觉察到自己,还是惦念远行的孩子了!
其实,也真没有必要。
她妈妈的闺蜜长期侨居欧美,已经代照顾孩子多年,此番带着自己与我家的女儿,一起旅游英伦三岛,真没有啥事可以让人担心的。可我这个当爹的,心头依然略略有点儿纠结,难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节所致?
大概,是我看到了那画面里面绵绵阴雨和灰调子的古城堡、那把鲜亮的小黄伞,还有孩子脸上的灿烂的笑容,而有点儿触景生情吧!
这一两日,参加世界哲学大会,见题目是“学以成人”,感到它的高大上而不由得敬仰起来,也在心头隐隐约约地体验到一丝沉重感。
“成人” ,尽管不是“成神”、“成佛”,但在儒家积极入世的哲学思想语义里,依旧是一个终极目标,即成就了一个自我实现的伟大事实。显然这不是一般的“成熟了”、“上岁数了”、“有城府了”,至少是所谓去“儿童自我中心”了,有责任感、懂得为别人着想了,以及由感性而理性了……等等。
“成人”,也是一个“成为真正的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或长或短,有人在别人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达到了目标,有人却一生都在路上。
那又怎能正常的“学以成人”呢?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哲学就是如何使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学问。”这应该是把哲学与成人扯在一处的比较经典的一个说法,也是这一届(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思想来源吧!
在北师大哲学院有一门课程,是有原来的院领导、马克思哲学翘楚沈湘平教授讲述的,叫做“人生哲学”,也可以称为“人的哲学”,据介绍,这门课是袁贵仁部长在我院任教授时开发的一门课。我只听过沈老师讲授,而且前前后后也听了有五、六遍。
我记得有一个点,自己印象极为深刻,不仅经常在心里回味,也偶然在课堂上、工作场合跟学生和同事们分享。沈老师课堂上说道,人生要有两个参考值,一个是“有意思”,另一个是“有意义”。对此两个“参考值”的说法,我从2007年11月7日……第一次听他的课起,一直到现在,都能经常回想起来。
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听课时间记得那么清楚呢?因为,那不仅仅是我有翻阅、重温课堂笔记的习惯,更主要的是,那一天,是前苏联“十月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日。
对于一个人也好,对于一个组织也罢,“有意思”可能是以自己或自己的核心成员为出发点,让自己个体和小团队舒服一点儿;而“有意义”却是把别人、把大众放在心上,为了让别人、大多数团队成员舒服一点儿,为此去做事,甚至是去奉献牺牲。
参加世界哲学大会前几天,我还有机会参加了沈院长与原台湾辅仁大学校长黎建球教授的“哲学咨询工作坊”三天课程。在紧张的学习分享中,我几乎每一分钟都在听课和思考。其中,面对许多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我的脑海里一直在回响两个问题:一,如果把自己和家人当作哲学咨询对象,是否可以带来益处? 二,今后是否可以作为一名专业人士为更多的人提供哲学咨询服务?
思考第一个问题时,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女儿。
当下,对中国大陆的教育,人们批评得已经不少了,比如,学生压力山大,家长疲于奔命,天天在担心“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它也有自己的进步和正面价值。每年产生的一大批高校毕业生,给当代社会各个领域培养了有基本知识储备、有纪律意识训练的劳动就业人才。这是不可以否认的事实。
但是,我还是担忧其中的一部分人的人格培养,是否能够担当得起社会角色的压力,是否经过磨练而最终可以成为一个社会合格适用的人才?
这一部分人,恰恰不是人们常常会指责批评的那些学习成绩中等靠下的学生,而是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佼佼者,那些“学霸”。这些孩子们从小学、中学和大学,自身的成长路径基本是“舍我其谁”模式,即“第一名”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击败他人、击败竞争对手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的。换言之,你上、我就下,我上、你就得下。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是传统教育的固疾。
如果对这种模式不能怀有冷静的思考,就会有较大的麻烦,甚至会给这帮未来的“精英”形成人格上的致命的阴暗面。具体说,假如不作关注,任其发展,这些习惯于独享荣誉、不具备“双赢”理念、好出风头的佼佼者们,一旦遇到逆境,一旦“舍我其谁”的心理作祟,轻则沮丧,沦为自惭形秽的低迷状态,重则迁怒他人,甚至形成反社会心态,蜕变为社会进步的逆力量。
怎么办呢?
回顾自己女儿的成长过程,我有一些亲身经历的体会,其中,有几个挺有意思和意义的细节可以拿出来分享。
小时候,她三四岁就开始练琴、认字。这些她都很喜欢,平时学起来一帆风顺。于是到了初小,她就可以在“卡拉OK”中从头到尾学唱诸多首歌曲。有一次家里人聚会,她的表哥表姐唱完歌,大家都鼓掌,她唱完歌,大家也鼓掌了,但是她就哭了,嫌鼓掌声音小、不热烈。于是姑姑、姑父和表哥、表姐们又重新隆重地鼓了一遍掌。那天以至于再往后,家里人就汲取教训了,只要有类似场合,只要她一张口唱歌表演,就故意大声喝彩,哄她高兴。
我想,这个故事对于许多家庭并不陌生,一定在许许多多相近场合里出现过,缘于谁家没有“小皇帝”呢?
孩子小学时候在学校寄宿,每周末回家。某一个周末,她回家告诉我,她的班主任换了。新老师别出心裁,进行变革,班里的红领巾中队长,每个月换选一次。之前几年,自从入队以后,她一直都是红领巾中队长,从入校以后,也一直都是班长。过了不久,我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那天,去学校接她到校外去补习英语,发现她神色不太对,经我细问,才知道孩子落选中队长了。我问她怎么想的呢?孩子不想说话,淡淡而略有忧伤地表示没有啥。我又追问她这大半天怎么度过的呢?她说,自己中午一直在学校操场转圈散步,没有午休。我说,那个时候可下着雨哪。她说,毛毛雨,我正好练练歌,把会唱的所有歌曲基本都唱了一遍。
记得那天,爷儿俩在返回学校的途中,好好地谈了谈,当时一边儿开车一边儿说话,居然把车开过学校十好几公里,也把她回校时间耽误了几分钟。下车之后,孩子脸色舒缓了许多,转身挥手告别时,咧开嘴,笑笑对我说,老爸,您可得给我买双新鞋啊!我问她为啥? 她有点儿自嘲地回答道,我今天唱歌的时候,恨不得把学校操场的石头子都踢一个遍!
这两件往事,当时给我这个当爹的冲击不小,至今印象颇为深刻,记忆犹新,尽管过去了多年。孩子后来也一直平稳地成长和进步、顺利经历了小升初和中考的沟坎儿,尤其是在海外留学这几年,独走天涯,不能不说孩子在一步一步地进步。但我从自己成长、成熟的人生体验里,对比她的小学前后那段时光的情形,尤其是小学时新班主任给予她的挫折教育里,颇觉得大陆中小学教育的单薄和偏颇,也庆幸孩子遇到了好老师!
人,是各种各样的关系的集合点,其中处理好自己与临近人的关系,特别是处理带有利益色彩的人际关系是人生特别难解的课题。近期看到了一个帖子,其曰:不要妄求别人喜欢,做到不让讨厌就已经足够了,过度去揣摩别人喜好而改变自己,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容易人云亦云,从而失去自己的主见甚至尊严。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也允许自己与别人不同。理解并做到这两点,就是包容,就是勇敢。
我觉得此话说得不错,有几分道理,但还是觉得,用沈湘平老师的“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两个维度来思考和分析这段话,其道理会更为简单和鲜明、也比较正向一些。其关键在于,在主、客观之间,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甜点”,说白了,这是一个“中道”的问题。佛家对于“中道”有个非常精彩的比喻:一个母狮子口中衔着幼崽过河,咬重了幼崽受伤,叼轻了幼崽掉入水中,可母狮子却总是稳稳当当地把幼崽衔在口中,涉水渡河。
有时候,做家长的,就好像是这头母狮子,在扮演一个重要而艰难的双重角色:既要以身作则、处理好自己的“学以成人”的问题、在“有意思”和“有意义”之间周旋和定位,还要给自己的“幼崽”做出解读和指导,让她(他)尽量少受伤害。
此刻的心情,就像一头“母狮子”,隔着一万里向孩子弱弱地吼出内心的惦记:丫头,一把小黄伞可以遮挡毛毛雨,对于大风大浪、急流险滩,那就明显不足啦!在人生漫长的路途上,要有遭处逆境的物质和精神准备。当然,精神准备肯定是首要的,你要常常使自己的内心安宁和泰然。我有句话,想跟你分享,爷爷生前还曾经写成条幅挂在家里,那就是:“岂能尽随人愿,但求无愧我心。”
孩子,你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尊重别人,保护好自己。人生才刚刚开始,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师大铁陀写于2018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