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漫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早晨,你起床,穿衣、刷牙、洗脸、过早、上班或学习……在这一系列生活片断中,你一定会养成某些习惯。
习惯使你的生活有规律,一切按步就班,可以使你少动脑筋,很自然地完成一件事。习惯使你感到很舒服。
但是习惯有一个很大的害处,就是使你总在老路上走,会使我们重复过去的行事方式,而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
有一头小牛见母牛在农民的鞭下,汗流浃背地耕田,感到很难过,就不解地问:“妈妈,既然世界那么大,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受苦,受人折磨呢?"
母牛一边挥汗如雨,一边无可奈何地回答:“孩子,没办法,自从咱们吃了人家的东西,就身不由己了,祖祖辈辈都这样啊!"
世界虽大,但被奴役惯了的牛,却只能终身劳作田间。
有一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了工作,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好,他很珍惜,下决心要好好干。
第一天,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的范围。这一天,工人砍了十八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
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起劲,但是他只砍了十五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十棵树。
工人深感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怎么搞的,好像力气越来越小。
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
“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于砍树,哪有时间磨斧子!”
这个工人很可爱,但他以为越卖力,工作成果越大,这样的思维习惯束缚了他。
磨刀不误砍柴工!斧头上的刀口都钝了,先把斧头拿去磨一磨,将省许多力气,而且工作效率会越来越大。
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些习惯限制了我们,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变换过去一成不变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