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遇到自己认识模糊的一些术语,很多时候,都是一带而过,半懂不懂的。读了刘飞老师的《语文教育术语体系构建尝试举隅》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自己应该对那些专业术语仔细研究一番,否则,名不正,言即不顺,是难以取信于他人的。
身为语文学科教师,平时学生叫我“语文老师”,我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结果,我居然至今没有认清“语文”这两个字,实在是惭愧至极。
遥想起我一读到语文大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就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结合这一说法时,自己内心油然而生的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就在昨天。当时,我立刻就把这一说法记在心上,并且在此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直沿用叶圣陶先生的说法,从未质疑过。而今读刘飞老师的文章,才知道“语文”这简单的两个字竟然至少有过七种阐释,分別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说”“书面语言说”“言语说”“语言文字说”“语言文章说”“语言文学说”和“语言文化说”,此外还有“语感说”“语言文明说”等等。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文”是指“语文学科”,属于“学校语文”的范畴,是为了与“社会语文”作区分。
可是“语文学科”更倾向于“学”的重要性。而“语文课程”一般总义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实施语文教育的一种宏观规划,是将“语文科”或“语文学科”这一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实施操作系统。而以上术语均属于“语文教育”的范畴。
而“社会语文”往往是无法进行系统研究和学习的,更多的是靠自我感知和主体触发。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看,“语文教育”就是实现“语文”这一知识体系教育价值的各项要求和活动。具体到学校内部,主要以“语文课程”的形式呈现此外,所有的不同形态、不同种类化等,其都不是“语文”的内在确切指称。
“语文”是最上位、最核心的术语,它涵概了与“语文”有关的一切知识体系(包括语言、言语活动、言语作品等),基本上是个俗概念。“语文教育”是由“语文”顺延下来的,是“语文”进教育视域而产生的称谓。“语文教育”从实现的空间范围来讲,它包括“学校语文”和“社会语文”,其中“学校语文”即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主要以两种状态呈现,一种是“语文科",一种是“语文课程”。前者主要体现为静态的学科知识体系意义,与数学、外语、物 理、化学等科互相照应,大体等同于“语文学科”;由于“课程”具有学科知识组织和实施进程的双重含义,故从实践话语来说,后者主要体现为静态课程知识加上动态实施的意义,即涵盖了“语文”作为学科的整个知识内涵体系以及在此体系下生成的各种教与学的活动,“语文课程”进入实施层面则更多地表现为“语文教学”,而基础教育阶段内的“语文教学”则是由有计划地分段分节式的课堂教学组成。
把刘飞老师对“语文”及相关的“语文科”“语文课程”“语文教育”“学校语文”“社会语文”的一系列阐述,全部摘录一遍,让自己对这类专业术语更加熟悉一些吧。
此外,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记叙文”、“比拟”、“烘托”与“衬托”、“埋下伏笔”与“做铺垫”等“术语”的认识都不是很清楚。那么,这些术语就是我接下来努力解决的方向吧!
否则,没有专业的术语认识,又怎能准确地构建自己的专业世界呢?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如此,我们心间的知识连成串,成为是一条条清澈的河流,不仅能够彻底荡涤曾经的污浊,而且能够建构起更加赏心悦目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