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
小伙伴们终于盼来了2022假期
你是否期待一个身体和心灵的
完全解放呢?
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办公室中度过的
职场人士和创业者们
其实在工作过程中
“心累”大于身体的疲劳
那么在假期中我们该如何
给我们疲劳的“心”好好放一个假呢?
跟着子仪来看看正确的休息姿势吧!
许多人觉得自己总是感觉疲惫
其实累的不是身体,而是大脑
哪怕没有在处理工作学习的事
我们的大脑也是一直处在活动当中的
而他认为应该通过冥想和正念
来塑造不易疲惫的大脑
放松大脑的小妙招
需要的小伙伴们快做笔记啦!
正念呼吸法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正念可以使我们更加专注、平和、心态放松从而给我们工作与生活中带来能量。
正念呼吸法的基本姿势:坐在椅子上,将背部稍微挺直,离开椅背。腹部放松,手放在大腿上,双腿不交叠,闭上眼睛。慢慢地将意识导向身体的感觉,感受与周遭的接触,例如脚底与地板,屁股与椅子等。
注意与呼吸有关的感觉,一旦发现自己浮现杂念的时候,就将注意力放回你的呼吸中。而最重要的是要每天实践。
冥想
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下意识进行的,比如吃饭,走路,包括发呆等。当我们的大脑被这些下意识的活动占据的时候,我们就会进入自动驾驶状态,意识就会没有方向的飘忽不定,导致分心。越是处于“自动驾驶状态”,大脑就越容易出现杂念。不过,这种情况一旦成为习惯,注意力和专注力就会下降。
当今时代,几乎每个人都身兼数职。为了完成工作,培养专注力非常重要,而冥想非常有助于提升专注力。
介绍的几个冥想方法:
动态冥想
步行速度任意,但建议刚开始时走慢一点。有意识地留意手脚肌肉及关节的变化、与地面接触的感觉。给自己的动作分类,例如“左/右”、“上/下”等(这样做能够进一步集中注意力)。
饮食冥想
吃饭时也能做的大脑休息法,把注意力全都放在口中的食物上,感受它的气味、口感等等。
睡眠其实是大脑休息的最重要的方式,可很多人睡眠时常不够,或是时常够了但质量不高。以上的放松大脑的小方法也能够帮你提高睡眠质量,让你更好地放松身心。
个人的生活质量主要取决于闲暇的利用方式,但90%的中国人不懂得怎么休息。
01
没有比刚刚度过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
清华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放假回来,你的状态怎么样?
排名第一的答案是——累。
每次长假,你是怎么度过的?
排名前几位的答案是这样的:
补觉
急行军式旅行
刷电影刷电视剧
宅家里玩游戏
胡吃海喝
去KTV、酒吧等嗨到三更半夜
这样放肆过长假,既伤身体又无意义,所以每次国庆、春节等长假归来,你都感觉疲倦、空虚、焦虑……
英国作家埃尔伯特有句名言:“没有比刚刚度过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
“姿势”不对,越休越累。
02
休息的悖论
社会学家发现了两个休息悖论。
第一个悖论是:
“半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休息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减少。”
正如我们常常所感叹的:“感觉还没耍,假期就过了。”
第二个悖论是:
“休息的意义本来在于恢复疲劳、放松神经,重燃生活的热情,但现在人们休闲之后,却往往觉得很无聊很疲累。”
正如我们常常所感叹的:“休个假,比上班还累!”
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懂得休息,不知不觉就陷入到两个悖论之中。
03
不会休息是因为你不懂"心流"
那我们该如何休息呢?
在展开说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谈一个名词——心流。“心流”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创立的概念。
当心流发生时,我们会感到:
完全陶醉于正在做的事情当中。
内心感觉无比纯净。
内心会有一种宁静感。
感觉自己超越了日常现实。
超越了时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甚至超越了自己,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如果有心流发生,我们就会获得很大的放松度和满足感。
也就是说,我们从休息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休息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休息能够产生多少心流。
米哈里说:“按心流发生率高低来划分,休闲可分为两种:被动式休闲和主动式休闲。”
被动式休闲是指不需要消耗什么精力,不需要什么技巧或专注力的活动,如刷手机、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
主动式休闲是指需要动些脑筋、花些心思、用心投入才能享受到乐趣的活动,如从事个人爱好、运动、读书等。
被动式休闲心流发生率低,主动式休闲心流发生率高。
我们该如何休息呢?
答案就是:减少被动式休闲,投入到主动式休闲之中。
04
读书,是最低成本的社交
周国平说过一句有名的话:
“一个真正的写作者,不过是一个改不掉写日记习惯的人。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变相的日记。”
一本书,就是一个人,看一本书,就是在与一个人对话。
所以木心说:读书是最低成本的社交。
书架添了罗素,家里就有了罗素。
书架添了庄子,家里就有了庄子。
书架添了胡适,家里就有了胡适。
你只需花那么一点点金钱,就可以把无数先人大哲请回家,在更深人静的夜里,和他们把手交谈。
把他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见识,把他们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验。
米哈里研究发现:深度阅读非常容易产生高心流。
所以假期休息,不妨阅读一两本一直想读而未读的书。
05
运动,是最好的休息
2003年5月22日14点37分,52岁的王石成功登上珠峰,成为中国登顶珠峰年龄最长者。
其实,王石不仅登上了珠峰,他还登顶了世界七大洲最高峰,更徒步到达过南极和北极。
全球完成“7+2”探险活动的人不超过十个,但王石就是其中之一。
在工作之余,王石最多的休息就是从事户外运动。
“每次登山归来,感觉都好极了,浑身血管脉络非常舒畅,人非常轻盈,仿佛透明一般。”
问大家一个问题:产生心流最高的主动式休闲是什么?
你一定想不到答案。
米哈里研究发现: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体育运动。
所以,对脑力劳动者来说,最好的休息不是补觉,而是进行体育类运动,特别是你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