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不空,妙有不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文/仁德上人
从理性本体上讲是真空无一物,一悟即佛地,不落阶级,不落次第,没有丝毫的差别,十方诸佛与一切众生的本性是一体不二、绝对平等,毫无差别可言。佛性是空性无一物,没有一点东西可见,是无修无证、无取无舍、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没有成佛也没有不成佛的道理,既没有众生可言,更没有佛可说。真正像六百卷大般若经所总结的三句话,“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没有一点颜色,没有一点相貌,更没有一点名字,说是一物都不中,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比拟,不可说、不可讲、不可提、不可思、不可议,说是空性也不可得,说是不可得还是有,因不可得也不可得,是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无言可描述表达,只有言下心领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已。别无一点办法,正所谓“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无法无不法,便是假名虚设的假法,真法无法无不法,说是有个真法,一定对面有个假法,没有假法,哪里会说真法呢?因为真是对假讲的,空是对有讲的,性是对相讲的,理是对事讲的,圣是对凡讲的,佛是对众生讲的。如果众生没有了,请问是谁在求佛呢?如果凡夫的烦恼、私心、执着没有了,是谁在求圣人的智慧、清净、解脱呢?如果不着一切事相了,说这一切的道理干什么呢?如果心中没有一切相,不着一切相,说是见性,岂不是又着了见性的相吗?如果有灭了,再说空还有什么意义呢?众生的执迷颠倒心、私心、贪心没有了,哪里还有佛的清净自在解脱心呢?假若还有清净解脱装在心中,能算是清净解脱吗?
从理上讲,一悟即佛地,一悟即空,一空即了,一了即无事,无事即清净解脱,解脱即安详自在,这是真话,一点都没错,不用第二念,一空一切空,一了一切了,一清净一切清净,一解脱一切解脱,一明一切明,一觉一切觉,一悟即入佛位,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不能有丝毫的含糊。要明白悟的是空性理体,悟的是空理,悟的是空性理体,有体必然要起用,如果不能起用,悟这个理体干什么呢?悟理就要入事,要在事相上把自己悟到的空性理体展现出来,做出来、行出来、实践出来,这才算是真悟,这才是真正的明白真理。不会用,做不到,还有私心贪心,还有执着牵挂的心,还有我执我见的小心眼,还有斗争心嫉妒心,还有虚荣虚伪爱面子的心,把悟的空性不能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不能运用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当中去,把自己的用心不能与空性相应,把我不能与宇宙法界相应,把思想不能与智慧慈悲相应,把有不能与空相应,把事不能与理相应,把相不能与性相应,把我不能与其他众生相应,把众生心不能与佛心相应,把凡夫不能与圣人相应,把烦恼不能与智慧相应,把生死不能与涅槃相应,只是理上空、事相上还执有,在理上执空、在事上执有,在明白时执觉悟、在糊涂时执思想意思我执我见,理与事不能圆融无碍,性与相不能合二为一,这样修上万劫能有什么用呢?这样执空执有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呢?这样理事不能圆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明白人吗?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吗?法身无相无一物,是绝对的空性,用修吗?怎么修呢?肉身是幻身,再修也要坏掉死去呀!要说修,正是修正自己的错误知见,把自己的一切毛病习气修正过来,是名真修行。
只要自心执着在一个固定的形式方法理论上,就是烦恼生死。因为真法无法,定法不是法。认为我要怎么样怎么样才是真修,怎么样不是真修,自己认为已经有一个真修行的模式形相,固定不变的执着在一个点上,就会死执烦恼,是大障碍。执着有不对,执着空也不对,执着非空非有更不对;执着在哪一句话上、哪一个人上、哪一个点上、哪一个法上全不对。只是方便地说个不执着、不着相,如果执着于不执着也是执着,执着于不着相也是更着相。执着空性也是有,执着于清净解脱,是自己给自己又背上了更大的包袱。一切语言文字都是说修行路线,如果执着在语言文字上面,就会死在句下文字,就成了自己解脱的大障碍;如果舍弃了文字语言,又会死在断灭空,永远不得真实解脱。要借用语言文字,明了清楚语言文字背后的不思议义理,明白了文字的意趣,不取不舍文字,得到里面义理,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人,怎么面对人生,怎么起心动念,怎么待人接物,怎么穿衣吃饭过日子,怎么完成这一次人间走一回的任务,怎么了却自己度众生的大愿,怎么尽责尽职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本分事,
在自己的因缘条件下,圆满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菩萨事业。真正的舍己为人,真正的平等没有私心,真正的诚敬谦下、无私无我的做人,尽心尽力地为众生努力工作,无私无我、不求任何回报地爱尽一切众生,决定不见一个众生的过失,不挑一位众生的毛病,不与一个众生产生争斗嫉妒心,无怨无悔的做自己应该做的利众生的事业,心甘情愿认账空心,不计较一点个人的得失,不思念自我的一个念头,完全一片平等慈悲感恩报恩的心。对一切众生理解了再理解,原谅了再原谅,宽大了再宽大,慈悲了再慈悲,爱护了再爱护。对自己要严格了再严格,仔细了再仔细,不能有半点恼害众生的心,不能有一点的自私自利心,不能有一念的舍弃众生不管不问的心,要全心全意的为众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