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金句】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弗洛姆
【今日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1—167
寒假终于结束了,陪儿子写作业的耐力也到了极限。每次都是催促多次,甚至还得放“狠话”威胁——你再不写,你的作业我就不管了!然后,人家才姗姗开写……
这几天一直在反思陪伴儿子的模式,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独立地写作业?
带着这个疑惑,我再次打开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五年前买的,当时大致翻看了一下,没有细读,如今读来,收获颇丰:
001 成人在教育儿童之所以屡屡采取不合适的教育方法,使教育变成一种破坏性行为,有两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即首先不相信儿童的本能是自爱和上进,担心不及时管教,孩子就会一路下滑;其次认为自己对孩子说的话都是金玉良言,可以让孩子 变得更好。
002 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让他更好的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儿童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
003 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他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004 在习惯养成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005 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孩子一顿,要求他做出什么保证,或者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能力也会慢慢丧失掉。
006 孩子写作业,对陪与不陪这个问题不要理解的简单化和绝对化,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在学习上或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觉、独立意识,防止孩子养成依赖家长、没有自觉性的坏习惯。
如何体面地退出陪着写作业?作者给出了两个原则:一是要耐心,不要急于求成;二是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制造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哪怕他开始做的不好,也绝不要制造他的内疚感和失败感。
制造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多鼓励孩子,放手让孩子制定计划,清单式完成。这是我今后一段时间要践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