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安慰剂效应,该效应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在1955年提出。二战时期,毕阙是一个战场麻醉师。在攻占意大利南部海滩战斗中,镇痛剂很快用完。当伤兵嚎叫着要镇痛剂时,万般无奈的护士告诉他现在给他注射的是强力镇痛剂,但实际注射的是盐水。让毕阙医生震惊的是,注射盐水后,伤兵居然真的停止了哀嚎,疼痛止住了。回国后毕阙博士就发表了“安慰剂效应”的论文。
在今年年初的流感潮中我不幸染病,很快发展成肺炎,只得住院治疗。刚开始因为吃不下饭,营养不良导致治疗效果不好。后来医生说打点白蛋白就有胃口,病也能快点好。结果当天中午我就吃了一大碗饭。但下午看见护士拿着白蛋白进来是,我才回过神来,原来药都还没用上呢。突如其来的胃口是怎么回事?好像只有“安慰剂效应”能解释,还真是神奇!
查资料时发现竟然还有假手术这种操作。医生会制造一些切口,但不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2014年,一篇针对安慰性手术的系统性综述发现,假手术的“有效率”高达75%。而对于止痛类手术来说,一个荟萃分析发现,从本质上说,真手术和假手术的结果并无区别。
反安慰剂效应
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既然有安慰剂效应,必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负面的期望会让人们的感觉变得更糟。最近在王维纲的精英日课中,有一个例子:1970年代,美国的一个病人被医生诊断是肝癌晚期,过了几个月他就死了 —— 可是解剖显示,当时的医生是误诊,他根本就没有肝癌。他不是死于癌症,他是死于以为自己有癌症。
通俗点说就是自己把自己吓死了。比照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那么我觉得反安慰剂定律时:大脑中的负面期望,只要你确信无疑,那就一定会发生。“每天保持好心情!”,可不仅仅是一句鸡汤。
应该怎么做
以前总认为情绪、想法没有实体虚无缥缈,不能直接改变身体,只有去做才会有收获。我们从小都接受着唯物主义教育 ,这种唯心论的确很难让人一下子就接受。但《原则》中提到,要保持思想极度开放,而且有这么多严谨的医学例子,我们应该试着去理解。
那么难道以后不运动,只要心里想想就能保持身体健康? 每天想发钱,就不用去搬砖?该醒醒了,没有这种好事。在万维纲的专栏中有一个清洁工的例子。
研究人员曾经找到84个在酒店里工作的清洁工,她们的身体状况一般,普遍都有点血压高。克拉姆告诉其中一半的人,说你们做的这些打扫卫生的工作,每小时要消耗200卡路里的热量,这其实已经满足了美国医学界给的锻炼标准 — 你们干活儿,其实就是在锻炼身体啊!对另一半人什么都没说。
结果短短一个月以后,那些被告知干活就是锻炼身体的清洁工,平均体重下降了一公斤,血压也下降到了正常水平。而另一半人没有这些效应。
这里两个关键点:清洁工每天仍在工作;只有认为工作就是锻炼的清洁工身体变好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意识或者说想法,起了类似催化剂效果。就好比一碗面,如果没有好汤底,那就没了“灵魂”。想要获得好成果,仅凭好的意识没用,还得依靠行动。
安慰剂效应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哪怕你知道这是安慰剂,它还是会对你有用!
行动实验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我除了坚持日常锻炼外,还会默认自己的训练强度已经很强,能保证肌肉的增长。看看身体会不会出现特别的变化。
如果你也好奇“安慰剂效果”,那就找件事情实验下。欢迎在文后分享你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