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摘自《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1版)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人们无时无刻都在看手机, 而移动媒体时代的到来,“视频”正是由于信息爆炸 和信息焦虑乃至信息疲惫,各种新媒 体日益试图超越文字和图片,通过更有吸引力和更容易理解的视频来争夺网民的有限注意力。视频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对于这样的视频时代,日益兴起的网络红人占据了更大比重的社会地位,同时增加了他们身上的社会责任。
正文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论到: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想知道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想知道中国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等。这些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摘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
近日,李子柒事件在网上再度掀起了热烈的讨论,以微博为主要研究对象,查找了近日的几个热搜讨论话题,标题如下:
2019.12.10央视热评 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
新浪科技官方微博发起话题 你为什么喜欢李子柒
2019.12.11微博账号微天下发起话题:你觉得李子柒海外爆红现象是不是文化输出
2019.12.12央视新闻 微博账号主播说联播 推出海清谈:李子柒为啥能圈粉
2019.12.13微博账号全景网推出:所有你羡慕的生活背后都有你熬不了的苦
2019.12.15央视新闻 岩松有话说 推出:白岩松说李子柒这样的网红太少了
在微博话题讨论中,我们从李子柒事件中不能发现网民们不会被其他观点带动,虽说是在讨论话题中,网友们在表达观点时及吸收观点时很少会被他人的言论所带动,能平息事件,或者起舆论导向作用的,以及观点反思作用的还是那些官方媒体或者微博的知名博主,大咖。
按热搜顺序,为什么能火遍全球呢?
从内容的角度来分析,李子柒的视频满足了现代人对田园牧歌式的慢生活的向往,在充满古色古香的视频中,她穿着汉服,在世外桃源的乡间田野里干活,她用着简单实用的厨具、传统复古的烹饪方法,非常细致的做着每一道佳肴。用慢工艺记录中国传统手艺,耗费几年的时间拍摄了文房四宝的制作过程,在柔美的色调,朴实的定镜头拍摄中渲染出了人们看似熟悉又有些距离感的烟火气,在这个外卖盛行的时代,炊烟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李子柒的视频传达出来的田园生活,是藏在人们心中的乌托邦。
李子柒传达出来是她专注、走心的态度,她的视频就像艺术家笔下的中国乡土生活,在热搜的舆论压力下,李子柒接受了一次采访,在采访中,李子柒讲述了自己在制作这一系列视频的艰辛,每条视频千千万万条素材,几百次的快门,她曾经经历过失败,她一个人完成了整部视频的制作,就因为如此走心,李子柒的视频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从容不迫的力量。视频中的镜头大都是定镜头,而体现出新意的便是动静结合的原理,精致的构图及丰富的素材才能撑起这样一部部点击率极高的视频。
李子柒表现出的中国文化的内涵美——朴实。李子柒视频在油管上爆火,同许许多多的网络大咖比,她的粉丝量也毫不逊色,曾经认为是在海外的中国人给她撑腰,当我实际上网看到底下的评论时,能看到大部分都是外国的网友的评论,我挑选了几个外国网友的评论,他们称赞其作品:“李子柒太治愈了”、“我真喜欢她的园子”、“她奶奶笑起来好可爱啊”!是的,其内容朴实,大都以正面赞扬的口吻来鼓励作者,正能量的语言激励她的创作。
个人IP属性强,如今的李子柒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红人,能每天接十几个广告,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创造性,荧幕人设也是非常的有特色,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李子柒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父母离异,在李子柒孩童之时父亲过世,继母待她不好,往后只有奶奶与她相依为命,她做过许多的工作,在大城市做过餐厅服务员,去酒吧驻唱,学习如何打碟等等,后来出于家庭原因,回到了农村陪伴奶奶,她在采访中提到“曾经去大城市打拼是为了生活,现在所做的才是真正自己想做给大家看的事”。
然而这样一个融洽的氛围,在国内的微博平台却引起了一些争论,主要话题讨论为:李子柒海外爆红的现象是否是文化输出?从讨论内容来看,截至2019年12月19日,这条讨论话题的参与人数约3万人,其中有九成的人认为其作品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毋庸置疑,在前一天央视的官微推出了一条海清的视频,谈到李子柒的视频,其宣扬的角度认同李子柒的视频内容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李子柒的视频。在三天后的微博上,央视新闻的岩松有话说推出:白岩松说李子柒这样的网红太少了。“李子柒在面对世界的传播中,没有什么口号,却又让人印象深刻的口味,更赢得了口碑。有人说,“摆拍”、“假”,但除了纪录片,电影中的“假”也不妨碍触动人心。过高的评价或者过低质疑都不一定对,微笑的鼓掌是最好的。如果来自民间并走向世界的网红由一个变成上千个,那中国故事就有得讲了。”
文化输出到底是什么呢?在传播学的课本里,有个词语叫文化帝国主义,将文化输出与文化帝国主义做对比,对文化输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首先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1、它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扩张; 2、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者商品的销售而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3、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来就是文化产品),那么很明显,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席勒指出:“电影、广播电视节目、书籍、新闻报道等随处可见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它们所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消息和娱乐,同时也是传播社会价值或政治观点的工具。最终,它们会对全社会的精神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可见,文化帝国主义一词所蕴涵的不仅仅是对文化产品的争议,而且还包括文化强国将其文化产品强加于弱国之上,而弱国又无力抗争的现实。比起文化帝国主义,文化输出的出现更符合现代的大国环境。在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那个年代,只有传统媒体,广播与电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仅限上层人民,传播也只有单向度,而现在,随着网络的发达与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桥梁又多了一条道路。而传播也成为了双向的,微博的讨论及央视出现在微博这样的交流平台上本身就是一种时代的象征。文化输出是指有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将其传统的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输出就是输出一个国家的思想观念和国家形象。文化输出的内容决定了文化输出的成败,也决定了宣传国家形象的好坏,其本质是传递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获得公平的话语权。文化输出是中国当代文化中对人类健康向上发展的有价值的东西。应以我们的原创作品为主,即能够代表中国国家形象,代表中国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现象。反观李子柒事件,李子柒的视频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将美食与自然美景结合,将美好的事物结合,美食文化的制作精细、复杂的烹饪过程是中国本土的,特色的东西,这才是真正属于中国的文化。拿中国女排举例子,当中国女排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她们做到的是站在别人文化的顶点,而真正属于中国文化的并不是她们拿到冠军这件事,而是中国女排的运动员们为了取得冠军而展现的精神。文化输出的第二方受众也非常的重要,当世界已经有足够多的手段获取信息时,更关键的是他们是否愿意接收这样的信息。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什么博大精深的文言,甚至没有英文翻译,却在外国有很高的点击量,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受众多,内容通俗易懂,用所做的事物与拍摄的美景展现出中国之美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颇感兴趣的,孔子学院的成立于开设使外国渐渐了解中国的文化,而现在李子柒用受众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讲好传统的故事。在争议的一端认为李子柒的内容不是真正的中国,实际上原因要归结于这样的文化输出的形式仍然太少,当各式各样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才会使外国接收到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这也是文化输出的初衷。
习近平指出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观的意义,可以归结出三点:
传承意义——为继承和发展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续写了新篇章
方向意义——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世界意义——为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方向的意义实则是意见领袖的作用,结合中国人的团结及强大的国家意识,人们也会响应号召,积极参与。
传承与世界的意义是纵向与横向的发展,为建成文化强国做出积极的发展与贡献。
而现代中国的文化输出所呈现的现象可以归结为三点:文化输出重传统轻现代。这也是李子柒视频会在网上引起热议的原因,对外国人来说,中国传播的文化更偏传统化,那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天平,如何避免外国人对中国现代的误区,是否能将现代化的内容也以平民的形式广泛的传播,以建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在微博上的工作来看,官方媒体逐渐“亲民化”,在国际传播方面也做出迈步,也会增添不少的文化输出。
文化输出重数量轻质量,与其说这是一种对把关人的期许,更多的是传播者对文化的掌握及深度,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对得起自己传播的文化。
文化交流官方多民间少,这也是中国文化交流所体现的一大问题,如今科技的发展给交流的方式和手段增添了很多不同的选择,官方的媒体固然是重要的,但民间出现的小众的中国文化如李子柒的视频若越发兴盛,中国民族文化才会得以更加饱满的展现,才会消除外国对中国的刻板成见,发觉中国人民的真正形象,及中国国家的形象。作为自媒体人,李子柒的从业经历也是饱经风霜。从2016年3月才在美拍上发布第一条关于古香古食的视频,靠大咖们的转发才小有名气,至11月李子柒推出的兰州牛肉面才获得较高的人气,在2017年的5月份曾因舆论的压力停更视频,如今她变得更加强大,有了自己的拍摄团队,视频的制作也从未往下滑。像这样的自媒体人渐渐地浮出水面,期待有越来越多的“李子柒”。
跳出李子柒事件事件本身,纵观这样一个讨论文化输出的话题,出现这个名词其实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一般来说文化输出的实施是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的,文化输出这一个名词本身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这要求文化输出国的文化在各国文化交流中处于优势地位,或者说,至少平等的地位。有更高的曝光度,有更多的视频流出,也代表着 我国的实力及在世界的地位上升的飞快。其次,文化输出需要以先进的物质基础作为条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刺激人们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客观上促进了本国文化的发展,从而促进本国文化在世界的发展。我们也能高兴的看到中国人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对文化丰富程度的肯定,对文化深度的认识。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更因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自信”只是一句口号、一个理论名词么?不是,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因为,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同时,当微博上出现李子柒事件这样的话题,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暗号,虽然中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这只是一个里程碑,我们需要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将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