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旅游来说,我一直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这两年旅游行业各种问题的曝光频率很高,但可能是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仅仅以一个旁观者或者说过客的角度来看待,感触就不会太深刻。
每年我都会抽时间陪着老婆孩子一起出去转转、玩玩。今年趁着同学聚会的时机,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出去了十天,这十天的旅游经历给我形成很深的印象,有好有坏,好的开头,坏的结尾。
对此次东北之行,感觉长春还是不错的,可能以前在那上学的原因。现在市里比当时确实强了不少,到处都是绿树成荫、公园湖泊。虽然出现了长生制药的问题,但也不能把其他的优点全部抹杀,城市建设和规划都还是不错的。相比其他许多城市打眼一看全是钢筋水泥确实要舒服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停车位,很考验司机的技术,全部划分在人行道旁种的棵之间,基本上都是车头车尾离树不超过五厘米,我反正是停不进去。
在长春主要是参加聚会,所以基本上是集体行动,抽空去了一下伪满皇宫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和世界雕塑公园。总的来说,除了门票贵点其他都还好。也不知什么原因,对京津冀的游客有特殊照顾,只要你有三地的身份证就能享受五折优惠,还是挺吸引人的。
结束了长春聚会之行,也就正式开启了全家人游玩之旅。从长春出发先到长白山沿着鸭绿江一路经过通化、丹东、庄河到大连然后返回了北京。长白山印象最深的就是雾、丹东印象最深的是套路、大连给我的感觉是太失望。
长白山脉既是三江发源地(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更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确实名不虚传。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自不用描述,气候的无常变化却叫人难以忘怀,有人将长白山顶的气候比作川剧变脸。我觉得一点也不夸张,山上的风很大,雾更大。基本上在天池顶上啥也没看见,不是雾,就是看雾的人。稍微有一缕雾薄那么一点,就会将山头露出来,然后你就能听见游客们惊喜的欢呼声,感觉好像天池会露面似的,也许这就是游客们游天池的乐趣所在吧。
虽然有未见天池庐山真面目的遗憾,但也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四季变化的喜悦。山下还是短袖,山上已穿上了羽绒服;刚刚还见太阳,转眼又是大雨滂沱。听别人说,还是因为气温高的原因,不然也能看到雪花纷飞的景色。本计划三天之行的长白山之旅仅仅呆了一天半,在些许遗憾和下次再来的期待中结束了。
在想着走出国门进入朝鲜旅游的憧憬中,我们辗转白山、通化,享受着大巴窗外的美景,和着一路尾随的大雨拍子来到了边境城市丹东。大巴车沿着鸭绿江边缓缓而行,路边成荫的大树和望眼的绿地跟想像中的北方城市完全不同,给人感觉像是来到了江南。或许只有街边不时出现的特色餐馆、土特产售卖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店铺招牌上的朝鲜语及“中朝”字眼在提醒着你这是什么地方。
下车后,我们挤坐在倒骑驴上,四处寻摸着可以住宿的酒店,来之前大家商量着就在江边找一家酒店,所以没有提前预订。骑着倒骑驴的师傅不时介绍着丹东的风土人情,也许他的心里总是默默念叨着我们的不上路。原来他们都是与那些小的旅行社合伙的,他们负责用低价将游客送到旅行社,并积极推荐着旅游项目,若是游客在旅行社报名了,他们会有提成的。什么“你们今天运气真好,丹东今天刚好是朝鲜开放日,你们可以直接乘船到朝鲜一游”“这个点刚好还能赶上,再晚点就不行了,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这机会了”等等。我们到后就询问了一个大的旅行社,他们说若想到朝鲜一日游,至少要四天以后才能把相关的手续办好。所以对于倒骑驴师傅的表演,我们也就听听而已,在倒骑驴师傅失望目光的注视下我们走向了酒店。
入住酒店后,大家经过长时间的奔波都想着休息,除了计划吃顿特色餐以外,就没有安排别的科目。晚饭后,吹着鸭绿江的晚风,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看一看中朝友谊大桥,参观一下鸭绿江断桥,见证一下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历史痕迹,仿佛置身于炮火硝烟的年代~飞机、大炮和匆匆而过的队伍。坐着江边邮轮近距离领略一下鸭绿江对岸朝鲜人民的风情面貌。稀稀拉拉的“面子楼(据说为了给江对岸的中国人民展示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修建的,没人住的,只为面子,定期进行粉刷~~)”,窗户上没有玻璃的“兵工厂”“女子监狱”“男、女兵营”“暗、明哨楼”仿佛就是50、60年代前中国的缩影(在我看来可能还比不上),导游介绍说,朝鲜生产不了玻璃,所以窗户就没有安装。另外他们的工厂都是半天开工,半天停产。沿江也能看见许多的朝鲜职业渔民在撒网打鱼,小孩沿着江边嬉笑打闹,时不时出现在视线里的娃娃兵(感觉年龄挺小的)。
第二天,既为了省事儿也是相信酒店,所以在酒店大厅报了一个一日游的团,团费也不算便宜,没想到又是套路。上车后,导游讲了一大堆,大家就搞明白了一件事儿,还得交钱而且一个人得交近四百块钱左右,否则就只能在大巴车上呆着。我勒个去,交的团费只相当于大巴车的车费,包车也要不少那么多呀~,也许这也是一种体验吧(自我安慰,不然怎样)。交钱后,坐了半小时的快艇,参观了抗美援朝上河口指挥所旧址、抗美援朝铁道博物馆和19#国门(上河口国门铁路大桥),最后观看了一场所谓的朝鲜美女的文艺表演。这一圈的景点感觉就像是被私人承包了的,不太专业,而且基本上就是宰过路客的。面对如此多的套路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单纯的我很受伤,只有用丹东的海鲜美食来弥补一下受伤的心灵。
匆匆结束了套路的丹东,向着下一个目标地进发,大连我们来了。感觉中的大连应该有比较浓烈的现代时尚气息,应该是高楼大厦、繁华街区、时尚丽影的结合。可到了之后,才发现不似想像的那样。但不可否认,空气确实很好很好,环境也非常棒。逛逛海滩、陪着孩子下海游玩游玩真是很不错的。海鲜便宜也很新鲜,口感不错~~。棒棰岛、傅家庄海滩、星海、大连港、东港音乐喷泉广场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但是事情很难完美,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对我们来讲,本次大连之行去大连俄罗斯风情街也许就是。名气不小,可入目之地全是破败,这也无所谓了。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沿街商贩的思想和行为,加之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也许这就是造成其破败的原因之所在吧。就因为小孩想买一个小物件,跟商家讲了一下价(计价还价天经地义的事,可这却不行了???),也许是流动商家吧,步行街两边都是那种推车式贩卖的商家。一帮无良商贩不仅骂人,还要围攻我们,幸好还有不少有良知的市民阻拦了他们,不然我们想全身而退都不可能了。从现场市民的反映可以看出,这种事儿的发生不是个例,他们见怪不怪了。
作为这座城市的过客,我们只能选择妥协,要不然还能怎样。他们人多,我们势弱,而且求助也无门。打110不出警,打大连市民投诉热线答复不归他们管,打辽宁省旅游投诉电话打不通(不知道是不是骗游客的吗?),最后打了国家旅游局的投诉电话,但是答复是他们只能受理国家评定的星级景区,而大连俄罗斯风情街不属于,最后给了我们一个大连旅游局的投诉电话也没用,就三个字“管不了”。人们常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若是监管部门还是这样不作为的话(不知道有没有相互勾结),大连旅游业的名声迟早会被大连俄罗斯风情街这颗老鼠屎给搞臭。不知道监管部门是不是一定要到了出危及人命事件之后,才想着整改或治理,为什么不能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呢?搞不懂。
近年来,曝光率越来越高的旅游业乱象~“黑导游”“强买强卖”“天价账单”“骂人打人”层出不穷,也不乏流血甚至致人性命的事件发生,难道真的就避免不了吗?是什么让黑恶热力如此猖狂?是什么让监管部门目光如此短视?以前经常能够看到“零负团费”“购物陷阱”“打骂游客”等等种种乱象,总感觉自己不会遇到,只要保持警惕就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经过这次东北之旅,让我的观念有了彻底的转变。有些事情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许就是旁观者永远无法理解当局者的无奈吧。
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已逐渐成为人民生活的常态。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才是人们的期待。要是监管部门还不进行重拳打击和整顿治理,旅游业的朝阳也许还等不到升起那天就会跌落。
大连俄罗斯风情街遇到的事,给我们本应愉快的旅行添了一点堵,但我相信毕竟那只是少数,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看,每年的家庭旅行计划还会依旧。正所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