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1年
正月宣帝祭祀,开始听信方士的意见,修建神祠。
王褒以及京兆尹张敞都上书规劝,玄宗于是将担任待诏的方士全部罢斥。
汉宣帝颇注重修饰,其宫室、车马、服饰都超过汉昭帝之时。外戚许、史、王氏家族尊贵受宠。谏大夫王吉旁敲侧击说这个问题,宣帝认为王吉的话迂腐可笑,并不重视,于是王吉以有病为借口,辞职回乡。
四月宣帝派赵充国率领金城军队进攻西羌。此时,赵充国年纪已七十有余。
赵充国领兵老成持重,爱护士卒,行军计划有条不紊,羌军多次挑战,赵充国坚守不出。此时羌人各部首领开始离心后悔,赵充国派人告诉部落首领,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如果谋反的能把同党杀死投降,同党的妻子财物给杀的那个人,并封赏。
此时大军劳师远征,宣帝急于取得胜利,而赵充国因为过于稳重没有取得胜利,打算另外派侍中许延寿为强弩将军进攻。
赵充国奏章写好,还未上奏(不希望强行用兵),恰于此时接到汉宣帝命其进兵的诏书。详情见故事一。
赵充国上书宣帝,认为此时不利进兵,七月汉宣帝颁赐诏书,采纳赵充国的计划。
赵充国大军进抵先零地区。羌人屯兵已久,戒备松懈,大溃,部落首领投降归顺,诏书命这个部落首领将功赎罪。后来对羌未用兵而被平定。
赵充国上书请求屯田,宣帝觉得成效太慢,让他再想办法上奏。赵充国重新把自己全部想法陈列给宣帝。宣帝回复,一年之内能解决么,解决不了怎么办,撤除骑兵之后别人打过来又怎么办,你再想想再上奏。赵充国回复,最迟明年春天,他们必亡,而且他们没有力量攻击我们,我们现在进攻不是好的选择。
宣帝每次上书,都要和大家一起讨论,一开始大家都不同意,几次回复以后,同意的变成了大多数。改变主意的都说自己原来的意见不对。宣帝同时听从了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进兵攻击建议,两边同时批准,这两个将军也有斩获,于是汉宣帝下诏罢兵,只留下赵充国在当地负责屯田事务。
公元前60年
五月,赵充国上奏把前线斩获以及收降的情况报告宣帝,并且希望批准罢除屯田,整顿部队返回。此时有人劝他不要说实话,要把功劳归于进军的将军,而赵充国还是把羌人即使不发兵出击,也会很快自行投降的实话告诉了宣帝,宣帝接受了他的意见,免除辛武贤“破羌将军”职务,派其仍回酒泉太守原任。赵充国恢复了后将军职务。
赵充国因为比较正直,儿子被人陷害而死。
盖宽饶刚直清正,数次昌犯汉宣帝。言辞过于激烈,被宣帝处以死刑,同事帮他说话,宣帝不听。盖宽饶自刎而死。
郑吉攻破了车师国,招降了日逐王,威震西域,于是兼管车师以西的西域北路,所以号称“都护”。汉朝设置都护一职,即从郑吉开始。汉西域都护负责督察乌孙、康居等三十六国动静,如发生事变,则奏闻朝廷,能安抚则安抚,不能安抚便进行讨伐,从而使汉朝的号令得以颁布于整个西域。
公元前59年
宣帝下诏,给基层官吏加薪百分之五。
这一年,东郡太守韩延寿被任命为左冯翊。因为其治理颍川东郡非常出色。具体执政方式见故事二。
下面是故事二则摘自《资治通鉴·汉纪十八》
故事一
汉宣帝下诏书命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率兵前往赵充国屯兵之处,于十二月与赵充国会合,进攻先零。当时,羌人投降汉军已一万有余了,赵充国估计羌人肯定要失败,打算撤除骑兵,以步兵在当地屯垦戍卫,等待羌人因自身疲惫而败亡。奏章写好,还未上奏,恰于此时接到汉宣帝命其进兵的诏书。赵充国的儿子中郎将赵卬感到害怕,便让幕僚去劝赵充国说:“假如出兵会损兵折将,倾覆国家,将军坚持己见,防守不出也还可以。而如果只是利与弊的区别,又有什么可争执的呢?一旦违背了皇上之意,派御史前来责问,将军本身不能自保,又怎能保证国家的安全!”赵充国叹息说:“这话是多么不忠!若是原来就采纳我的意见,羌人能发展到这一步吗!当初,推荐先去西羌巡行的人选,我推荐了辛武贤;而丞相、御史又奏请皇上,派义渠安国前去,结果败坏了大事。金城、湟中地区谷价一斛八钱,我曾对司农中丞耿寿昌说:‘只要我们购买三百万斛谷物储备,羌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而耿寿昌请求购买一百万斛,实际只得四十万斛而已,义渠安国再次出行,又用去一半。这两项计划都未实现,才使羌人敢于叛逆。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如今战事长期不能结束,如果四方蛮夷突然动摇,借机相继起兵造反,即使高明的人也无法收拾,岂只是羌人值得忧虑!我誓死也要坚持我的意见,皇上圣明,可以向他陈述我的忠言。”
故事二
韩延寿出外巡视各县,来到高陵县,百姓中有两兄弟,因争夺田产而相互控告,分别向韩延寿申诉。韩延寿为此深感悲伤,说道:“我有幸被摆在左冯翊这一职位上,是全郡的表率,而今却不能宣明教化,致使民间出现亲骨肉因争夺产业而相互控告的事,既伤风化,又使贤德的地方长官及啬夫、三老、孝弟等民间乡官蒙受耻辱,过错在我,我应首先退下。”当天就自称有病,不再处理公事,躺在客舍中闭门思过。全县官员见韩延寿如此,都不知如何是好,县令、县丞、啬夫、三老也都自己把自己关了起来,等待处罚。于是诉讼的两兄弟同宗族的人相互责备,两兄弟也深自悔恨,都自己剃去头发,袒露身体,前来谢罪,表示愿将土地让给对方,终生不敢再争。全郡上下一片和睦,都传播此事,互相告诫劝勉,不敢犯同样的错误。韩延寿的恩德威信遍及所属二十四县,无人敢自己挑起诉讼争端。韩延寿以至诚待人,官吏和百姓都不忍心欺骗他。
此纪讲述了宣帝出征平定羌族的问题,同时建设了西域都护府,通过一小个分支就可以号令西域,另外宣帝积极召见积极能干的臣子很多地方的官员治理的都非常出色。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不妨点个关注和赞,之后我也会定时更新,当然,如果您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让历史充满生趣,告别你印象当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