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达这方面,我有很明显的短板,长期不说话,不输出,该说话的时候词不达意,要么就是反应太久,慢半拍。最近在学习私域运营的过程中,颇有些感触。我朋友圈发得少,照片多是风景和物,配的文字也没有几句话。不愿意表达是一回事,不敢表达又是一回事,表达得少了,表达能力就弱,表达能力弱又作用于前面两个。总之,表达是一项不能忽视的能力,这是我为了破局找的突破口。
表达脑子里的感受有很多种方式,那些艺术表达这里不做讨论,只于关注语言。没有对错的评判,只是单纯的技能训练,不必谨小慎微地思考内容本身的议论性。
下面是我的思考,技能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写作。这个我排第一位。像我这种原本输出逻辑就混乱,写作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逻辑训练。而且现在手机都是随身携带,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和输出。写作也不需要太大的心理压力,担心自己嘴笨,担心说错话什么的。韩非子本人口吃,其思想智慧照样能广为传播,只要你的思考具有价值,就有被看到的机会,文字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思想交流媒介。
二、阅读。这个是对知识和语言能力的积累阶段。有了你进行日常输出练习的基础再来阅读,你会更能察觉作者写作和表达的高明之处。与短视频相比,阅读更需要大脑的参与,很多时候需要你进行思考,文字信息的转换本身就比图像信息转换更慢,所以你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这也是对专注力的一种训练。阅读也更容易让人静下心来。
三、多说。最简单的是朗读,一是培养语言的韵律感,更重要的是,大脑关于说话的那块地方也是需要锻炼的。上面说的写作和阅读多是书面语,但口语绝对不能被忽视。就算是一般的写作,口语化的表达也会更具亲切感。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会说的人往往更具有人格魅力。朗读可以找口语化的题材,如演讲稿,脱口秀等,模拟说话的情境,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
我可能日记写得更多,跟人交流得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板一眼,一本正经,我姐还说我喜欢咬文嚼字,这让我联想起了紫藤萝永恒花园里的主角。至少目前我好像就是这样的,说话和写文章像作报告。还有可能过度关注于文字和语法本身,而忽略了说话者想表达的本意。察言观色,除了“察言”,更要“观色”。我们要保证自己的表达不被人误会,也要避免误会别人。
与人聊天就是你的训练场。考验你对信息和情绪的捕捉,和语言逻辑的训练。不管你是跟一个人说话,还是跟一千个人说话,只要你思路清晰,根本不存在什么紧不紧张的问题。
有了方向,该考虑如何实施了。我经常做计划,很多人经常做计划,开个头其实很容易,坚持才是最难的。练习表达这件事,我把它当做我破局的第一道门, 我必须想办法让自己能坚持下去。所以在写具体计划之前,我观察到了几点。
一、自律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感到痛苦。最近很认同up主宁梓亦的观点,什么自律上瘾,高级欲望打败低级欲望,自律的过程就是反人性的,在你真正上道之前,在你的正反馈机制没有彻底建立之前,你一定会感到痛苦,这是你逃不掉的。你一定会要去做那些你不想做的事,直到变得麻木,脱敏。
️二、人的动物性。外国人很喜欢做实验,有一个实验详细过程我就不说了,结果就是把一群阳光天真又倒霉的大学生训练成了狗。我再说另一个场景,哪种情况下你跑得更快?是前面有个容貌惊骇身材火辣的大美女,还是在你后面放两条疯狗。李尚龙老师说,习惯的养成周期并是不固定的,有时甚至只要几秒钟就能养成,比方说你切菜切到手了,你必然会更快调整自己的握刀习惯。你之所以屡教不改就是因为不够疼。
由于人趋利避害的动物本能,我们潜意识会追求当下对我们舒服的事。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他律的执行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