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家彭凯平面向正和岛问道塾塾友做了一次主题分享,呈现了他的观察与思考:新冠肺炎疫情后企业家该如何拥抱积极的心理能量?又该如何避开“任性”的陷阱并有效地提高心理韧性?
本文为问道塾现场播放完一段视频后的互动交流,摘取的部分对话。
彭凯平:有些大言不惭,我从事的积极心理学某种程度上代表我对阳明心学的尊重和追随。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智慧是“致良知、知行合一”,给了我们方向。心理学,特别是积极心理学,正是努力教大家一些知行合一的方法。
大家看的这个视频来自王阳明先生的一个重要观点,“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花花草草其实反射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请在座的企业家分享一下看到这朵花时的感触、感悟、感觉是什么?
夏华(依文集团董事长):我看到后有3种感受。第一种是色彩的美好,我看粉色一下子很感动,那是柔美的力量;第二种是绽放的感动,每一个绽放的瞬间,我都有想流泪的感觉;第三种是肆无忌惮的、美好世界的感觉。不管你怎样,反正我肆无忌惮地绽放。
彭凯平:夏华比较欣赏人格美。后面的两个感觉也特别好,有怒放的感觉以及完全不顾一切的张扬,我把这个体验用一个书名——《心花怒放》概括。怒放是什么意思?不顾一切,张扬,甚至带有挑衅性,就是我比你活出更好的状态。
一个人发财,用谋略、勾心斗角、厚黑学都是雕虫小技,坑蒙拐骗只能赚一时的钱财,但是与人为善、心花怒放,让人开心、让人快乐,这才是赚钱的真正秘密,中国人叫“和气生财”。钱是怎么来的?让别人开心,让自己发财,特别简单!如果老是让别人痛苦,让自己发财,那是一时之力,而且是不道德的。
中国人要改变几千年前的错误思想,以为做生意是干坏事。我经常讲,做生意是最道德的,能够把东西卖出去,是因为让别人开心、幸福、满足。让别人满意,才能让自己发财,一定要讲真真切切的人性。所以夏华说的是人成功、发财的秘诀,要活出心花怒放的快乐活力。
孙兴文(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我看到这个片子有两种感觉。第一种是静,这朵花灿放、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外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晴天有阳光适合它生长,阴天打雷下雨不适合它生长,但它都在生长。
第二种是悦,愉悦的悦。虽然花可能只开一季,但是给自然、给人爱和美的引领,让大家看到它是美的。
作为一个企业,咱们追求的是可持续。如果绽放一段时间,能给社会带来贡献,心里也应该得到一种慰藉。
彭凯平:讲得特别好!“虽然灿放是一时,但是灿放本身就是意义”,这句话是法国小说家加缪说的。有个故事叫“西西弗斯神话”:大力士西西弗斯推石头,快推到山顶时,这个石头滚下来,他就推上去,石头又滚下来,无论他用什么方法,怎么用劲,最后石头都回到原始地。就像我们人一样,奋斗一辈子,最后是一抔黄土,很多人称之为虚无主义。
加缪说你们都搞错了,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虚无,却是有意义的。行动的本身就是意义。即使一个人没有伟大的目标,好好活着本身也是意义。企业也一样,即便最后是破产、是衰败,但是曾经做过,而且下决心把它做好,这也是意义。这就是哲学家的智慧。
宋治平(吉林康乃尔集团董事长):我看完的感受是,这朵花很美,在展示自己这种韧劲。但它是温室里的花,如果是野花,我可能会更感动。
想起几年前,我随着一群人去敦煌走沙漠,每一步都踩在沙子里,看到沙漠里还有一棵棵的小绿草和已经发黄的草。我看到很多人为了不踩沙漠而去踩那个草。我就在群里说,大家不要踩草,特别是已经黄了的。在恶劣的情况下,能够生存的小草就如同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发黄了的则是僵尸企业,下一场大雨,它可能就会恢复过来、重新活过来。
彭凯平:宋总讲了特别重要的心理能量——创伤后成长的宝藏,就是“预见”,这是人类一个特别了不起的能力。所有的动物是靠本能和过去的经验生存的,唯独人类有对未来的憧憬能力。我们也发现,凡是想预见未来的人,比不思考未来的人活得长、活得好。
就像两个猎人在草原上,一个人射过来一支箭,另一个人大概知道这个箭会射到什么地方,有预见就可以躲开,活下来。如果傻乎乎地站着,就容易被击倒。所以,人要有预见性,要经常想想未来。
怀旧是思想控制的一种手段。为什么很多人要忆苦思甜?因为要控制别人。而真正的中国人要有中国梦,要憧憬未来,要心态积极,要朝向未来,要有创造力和创新力。所以我们真的要多想想在未来做什么,它不是幻想,而是让人充满行动的力量。特别是在受苦受难的时候,有这个希望是非常重要的。相信人性善良也绝对比不相信要活得好一些。
积极心理学有的时候真的没做什么事,就是给别人一个希望、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东华老师和正和岛做的伟大工作就是给在座的每位企业家以希望,抱团取暖,永生希望。
徐石(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刚才大家谈到了生命力、向善向美,我能感受到。除此之外,我还看到蒲公英慢慢长出来,飘在空中的烂漫感,还有神奇感。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值得敬畏,我们就是那朵花,就是那棵蒲公英。
彭凯平:讲得特别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奇的产物。
社会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发现,人能够发财的秘密是对普通人、陌生人善良。他有一篇文章叫《弱联系的强势效应》,发现很多商机的信息来源和找新工作的机会不是身边人而是陌生人、萍水相逢的人给的。
为什么别人要帮你?只有一个原因——他们觉得你还不错。这叫善良的价值。我们老认为“人善被人欺”,那是变态的社会,正常的社会是“人善有人帮”。这篇1967年写的文章现在是社会学领域引用量排第一的。我们不应该老去学斗争哲学,应该学真正对人有用的知识。
经济学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学、心理学。我觉得这两个学科对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特别有帮助。善良是有经济价值的,与人为善的好处非常大。谢谢徐石,他是一颗能量闪闪的温暖的石头。
刘东华:看到这朵花,我的心里有一个词——奇迹。有一句话叫“跌到泥土里,开出花朵来”。为什么能够开出花朵来?因为有种子,种子代表生长的奇迹、美的奇迹、绽放的奇迹。面对这么大的奇迹,我们如何对得起它?很多塾友都说到,种子从冒出芽、开出花、结出果实然后变成新的种子,它应该是一个生命的循环、延伸、进化。其实不同生命的韧性不太一样。
前些年在《经济日报》,我不出差的时候每周末都到香山走一走,发现香山的路边有一种松。我看到时就感动得不得了,它现在是一棵很粗的松树。一看就知道它最早是被压在了石板底下的一颗种子,一开始先横着长,没有石头的时候再朝上长。这就是生命的奇迹!
我和马云从2000年就认识,他让我生发出一个词来,叫“基因能量”,这个词是我给组合在一起的。马云长得瘦瘦小小,但是他的生命能量超出人的想象!“基因能量”按今天的画面其实就是种子的能量。
在座的各位都不是一般的种子,而是香山路边那棵松树一样的种子。既然有这么强大的能量,我们如何对得起我们身上、我们生命承载的意义和使命?如何对得起它生长的过程?我们在对得起它的过程中,不但要让自己心花怒放,还要让别人怒放;不但要让自己有意义感、有成就感,还要能够带来越来越多的快乐,让自己和企业长寿。
——摘编自正和岛问道塾首期的内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