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勤原准备由清流御史上道折子试探垂帘,这边还没开始呢,山东道督察御史董元醇突然上了道折子,内容是:第一,派几个亲王协助顾命大臣处理政务;第二,小皇帝一个师傅不行,再加几个师傅。
真是正瞌睡天上掉下个枕头,慈禧太后兴奋了一阵后,又有点茫然啦,算日子恭亲王应该还没到北京呢,这应该不是恭亲王的动作,董元醇是谁?谁指使他上这道折子的?他上这道折子的目的是什么呢?慈禧太后弄不清楚董元醇的真实动机,她也不敢轻举妄动,她把折子留下了,用专业术语说,这叫留中不发。
顾命大臣看到董元醇的折子没有发下来,直接派人找太后要了,慈禧找到慈安太后,把折子内容给慈安讲了一遍,两个人商定处理意见,董元醇不是请派一两名亲王协助八大臣处理政务吗,那就下旨,给皇帝加派师傅,派恭亲王协助政务,到时候再由恭亲王提出了两宫垂帘,有了恭亲王的帮助,不怕斗不过肃顺。
肃顺看了两宫太后的旨意,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恭亲王和慈禧太后预先商量好的,绝对不行,派亲王协助,不行!给皇帝再选几个老师,不行!明发上谕痛斥董元醇!董元醇你是何居心?
上谕写好了,交给两宫太后盖章,慈禧太后看到内容气的直发抖,这不是拐着弯儿用皇帝的口气训斥太后的吗,跟小皇帝和慈安太后披挂整齐,叫来顾命大臣准备舌战群儒。
慈禧:给小皇帝选派几个师傅,有什么错?
八大臣:那是回京以后的事儿,现在不能加!
慈禧:说都不能说啦,你们眼里还有没有皇帝和太后?
八大臣:不能说,本来请太后看折子就是多余的事儿!
慈禧气的身子发抖,慈安吓得脸色发白,小皇帝惊恐的瞪着眼看着肃顺。慈禧太后看在眼里,慈安和小皇帝的可怜相把她的勇气激发出来了,她把小皇帝推到前面,说:上谕收回去,按我说的重写!顾命大臣扬着头说:请太后收回成命!意思就是,不可能!
事情僵到这儿了,小皇帝实在忍不住,哇哇哭起来,还尿了慈安太后一裤子,慈安太后出来说话了,都下去吧,有话明天再说。这场剑拔弩张的争斗暂告一段落。
回去之后,慈禧跟慈安两位太后,接下来该怎么办谁也不知道,慈禧的意思是再争一争,慈安却说再等一等,她是真被肃顺给吓住了,在她印象里,肃顺对她一直很尊重,怎么今天突然就变的跟曹操和华歆一样,来逼宫了。
肃顺可不想等,他跟怡亲王、郑亲王商量罢工,要用罢工来威胁两位太后。第三天,敬事房首领太监陈胜文来报,顾命大臣罢工啦,大臣们交上去的奏折不看,皇帝发下去的谕旨不传。这等于是掐住了两宫太后的脖子,断绝了宫内宫外的消息通道,软禁了两宫皇太后。
慈安太后刚开始还不信,慈禧一想就明白了,她心里的气怎么也按不住,要叫顾命大臣过来,用他们痛斥董元醇的话,问问他们是何居心?慈安劝住了她,要她忍辱负重。慈禧太后想了又想,自己现在手里没有兵,一下子制不了肃顺的死命,这个节骨眼上,千万不能出一点错,再难忍也得忍了,但是咬着牙在心里说:我非垂帘听政不可!等我手里有了权力,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两位太后在痛斥董元醇的折子上一一盖了章。这场争斗肃顺赢了,肃顺赢得了争斗却失了人心,明喻发下去之后,大臣们反应不同,有的大臣害怕,顾命大臣赞襄政务的权威性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有的大臣愤怒,顾命大臣逼迫孤儿寡妇,把皇帝吓得大哭尿在太后身上,怒批肃顺这一班人有失人臣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