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子
人类不同的种族在不同的时期对神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比如古希腊、古罗马的神就带有很强的人性色彩,不仅分善恶,还分美丑,就连人类都觉得不好的如乱伦之类的事情他们的神照样做。到了后来西方宗教意义上的神,一切变成了绝对,神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神创造了一切。
我们的祖先不一样,对神怀有异常敬意的同时会带有很强烈的私心,老想着敬畏之外最好再获得一些“实惠”,于是就聪明地做了技术处理,一方面相信并希望神是无私的,另一方面又总希望神能够多照顾一下自己,并相信神会同意,充分地表现出了我们务实的传统。
神的存在是人类想象力的最好印证,人们把那些自己不具有的而又很想拥有的超能力化身为神,带有浓烈的期望之意。正因为如此,人类在塑造神的过程,也是无限接近神的过程。目前,神具备的某些能力,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慢慢实现,比如我们有了飞行器,可以在天上飞,;网络的出现,为我们装上了顺风耳与千里眼。可以想象,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我们真的可以代替更多的神,甚至可能创造出新的自己。
每每想到这些,总让人感觉不可思议,难道我们真的是那些“猴子”变过来的吗?那些曾经在地球上存在的众多大型动物真的是被我们“吃”没的吗?我们会毁掉地球吗?我们真的是我们认为的那个人吗?我们有未来吗?
……
事实上应该是。因为从目前的证据表明,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有人说人类之所以能走到现在是因为基因变异,有人说是因为人类学会了语言、有了想象力,也有人说这一切的改变是因为人类学会了交换等等。最有可能的是以上全部的可能的存在,外加更多的可能,也可能是神、上帝创造了我们。
不管怎样,我们真的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时,那些被我们称为“神”的存在,以及对待神的态度已经在慢慢发生着变化,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神性,比如我们觉得某个人很厉害时,我们会把他称为“神人”或“神一样的存在”,更为具体的是某些掌握着“超能力”的人我们也会称他为神,如“经营之神”、“歌神”、“食神”、“赌神”等,甚至对某些行为表现异常的人会评价说他“有点儿神”。从敬畏到人格化,甚至是调侃,这并不是对神的否定或不敬,而是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着一切,以及认识自己。这些被称为神的人,最终是人,与我们无异,同样有着脆弱的肉体与七情六欲。之所以不同,是他们有着强大的精神与意志,同时具备“非人性化”的人格,他们太过坚持与偏执,太过于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太不相信权威与经验,显得太过孤傲与不达人情。他们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也可以石破天惊地假设着眼前看似真实的世界,他们不相信“神力”或奇迹,他们相信重复与练习的力量,他们相信自己,并努力创造着新世界,他们让我们过上了神一样的生活。最终,他们也把自己别成了非人,成为了我们眼里的神。
这样的进步与那些所谓的人类历史上的众多革命有着同样的价值和意义,只是我们似乎还没有准备好,或者我们拒绝成为自己的神。
说到这里,真怕一不小心炖成了鸡汤。事实上,神与我们的距离真的不远,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其距离一直仅仅是心理上距离,敬畏与否从未超过这个范围。从人到神,再到人本身,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回归,最终回归到我们自己。
记得之前,刚看到冯唐的一个真人秀节目《搜神记》时,不解他明明找到的都是一些人,可为什么要叫“搜神记”?后来明白,如冯唐所说:“我发现这个世界的智慧与慈悲,掌握在少数被称为神的人手中,他们善于技精于艺,亦正亦邪……”
无论如何,对神的敬畏应当一直保留着,因为敬畏的背后是我们对自己、对明天充满着浓烈的期望之意,是对美好的不灭期望。只要有未知的存在,只有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能够感受到美好,神就应该一直存在下去,并一直值得我们去敬畏。
智慧与慈悲,看似属于神,却最终属于我们自己,这个世界也一直被他们或我们定义着,美好或丑陋,善良或邪恶,一直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