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帝国涅槃—两晋南北朝》

这本书是赫连勃勃大王帝国真史系列的其中一部:

帝国大涅槃:两晋南北朝真史

总体评价:四星半

       赫连勃勃大王之前就听说过,但是好想一直没有看过他的作品,这次看到他的真史系列,而且最近也突然想从整体上了解一些中国历史了,帝国真史系列就是从历史长河的角度上面去叙述,不是以某个朝代为重点,而是将每个朝代都当成历史的一部分来看,这个角度和单看每个 朝代时又有所不同,所以就借来一看。因为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文风和观点,不是每个人都会和自己的口味, 所以先借来一本看一下他的文风是否是自己喜欢的。于是就先借来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历史:两晋南北朝。

2018.5.20

今天在家里看了一天的这本书。先来说一下我的感觉和对书的评价。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 对整体脉络的介绍很清晰,还不乏细节的书写,而且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态度尽量做到公正客观,所以不会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语言的幽默性虽不强,但是也是简明扼要,而且行文不是用的很俗的大白话,颇有些文言的感觉。而且,很多时候还会穿插进一些道理的分析和总结,不仅仅是知道了史实,还会引人深思,总体感觉非常不错,值得一读。

读过之后,很多地方都让人挺有感慨的,尤其是很多偶然事件,很多极其偶然的事件莫名就成了历史的拐点。这些拐点也是有区别的,有些拐点是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比如东晋的苏峻内乱,本来苏峻可以轻而易举灭了东晋,毫无悬疑,但是就在关键时候,苏峻喝酒轻敌误入敌人包围圈被杀死,使得东晋得以存活,如果苏峻没有死,东晋就会灭亡,接下来或许又是类似中原大地的各种政权迭起,等等等等,总之,历史的车轮会被彻底改变方向。而有些拐点只是使得历史的车轮稍微走了写弯路,但是最终还是回回到正轨的,比如桓温灭成汉(蜀地的一个小政权)过程中,本来东晋军队面对气势汹汹的成汉军队准备撤退的,但是鼓手们一紧张本该是鸣金收兵的被击打成了向前进,而东晋军前进之后成汉军队即溃散。即便鼓手们没有犯这个错误,桓温下次也还是会灭了成汉的,所以这种偶然事件只是增加了一些小插曲,并没有改变历史总的进程。

细读历史,很多细节或偶然事件看似渺小,却在某个节点就会成为左右整个历史的关键因素,真的让人无限感慨。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大分裂时期,也是一段非常混乱的年代,所以不论是谁在讲解这段历史的时候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因为太乱了,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方式来介绍。而梅毅的这本书则是采用以人物为焦点的方法,也就是说 不是侧重于时间顺序也不是侧重某个朝代的顺序,而是侧重于某个人物的经历来讲述这段历史的,反正不是依照时间顺序。其实,对于这样一个烽烟并起的乱世,按照时间反而并不是一个好方式,反而会让人更混乱。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一张网,作者选取其中的某几条主线铺展开,而每根线之间都会有所牵连,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这一章的人或事在另一章也会被提到,这个时候两条线就被连起来的,最后的最后,就是一张完整的网了。如果没有对整张网的运筹帷幄,还是很难写的如此杂而不乱的。

两晋是指西晋和东晋。这段历史发生在三国之后。

先科普一下,西晋和东晋是如何命名的。

西晋时,领土还是整个中国中原部分,包括华南华北,都城洛阳;

东晋时,领土只包括华南部分,大致是黄河以北部分,都城南京;

因为南京偏东,洛阳偏西,所以史学家才分为西晋和东晋。

目前我看了前五章,这本书从西晋的八王之乱开始讲起,

第一章讲的是西晋的灭亡过程,对八王之乱的讲述还是挺清晰的;

西晋共有四代皇帝,第一代是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子,篡位称帝,在位时还算可以,但是最大的败笔在于继承人选的不对,第二代晋惠帝司马衷,脑子有毛病,又娶了个心地险恶的贾南风做傻皇帝的皇后,所以结局可想而知,他也是那句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的来源。晋惠帝在位16年,见证了八王之乱的全过程,数次被劫持做人质。到第三第四代的时候,都基本已经是傀儡的,而且中原地区开始出现很多割据政权。西晋的灭亡主要是自己作死的,先是内乱,八王之乱的前半部分,等到内乱将国立耗费的差不多时候,国力空虚,就又引发了外患,八王之乱的后半部分,最后内忧外患,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第二章讲的是刘汉和前赵的兴起,

刘汉政权是匈奴人刘渊所建。

匈奴本来是很强悍的一个民族,后来因为一场天灾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其中被匈奴往西发展,最后散布于西欧各国;南匈奴归附汉朝,曹操将匈奴分为五部,分散和汉人杂居于山西各地。在西晋后期,八王内乱之时,匈奴人刘渊被推举为匈奴五部之首,图谋复兴,刚开始时称自己是汉朝之后,故建立刘汉政权。刘渊死后,其子刘和继位,但不久就被他四弟刘聪代替,刘聪凶狠残暴,后传位刘桀,不就被大臣所杀,且将所有刘姓皇族屠杀殆尽,后刘曜(刘聪族弟)称帝,此时已经不需要打着汉朝的旗号,所以改汉为赵,其下大将石勒也建立自己的政权,也称赵,因为为了区分,称刘姓赵为前赵,石姓为后赵。此时中原地区还是只有前后赵政权,和东晋划黄河而分治。

第三章主要讲了刘琨和祖荻两个人。

第四章讲的是后赵的兴起和毁灭;

后赵由前赵大将羯胡人石勒创建,石勒在打败前赵之后,对五部匈奴斩尽杀绝。石勒是十六国中一位明君,从十八骑起家,最后 成为后赵开国皇帝,虽然是文盲,但是却重视教育,他的一生值得敬佩,但是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立子石宏却又不处置石虎,真的是一大败笔,直接断送了后赵的江山。石勒死后,石虎篡位,石虎凶狠残暴,至此后赵即已气数已尽,从此开始,中原大地也不再统一,而是像炸开的烟花一样,各地割据政权纷纷建立,最开始的是汉人冉闵创建的冉魏,他颁布的《杀胡令》将胡人斩杀殆尽。最后冉魏被鲜卑人慕容氏的燕国所灭,至此,中原大地上面已全部被少数民族占领,剩余的二十多万汉人又不被东晋接收,全部被杀死。从此后,各路政权迭起,开始进入混乱时代。

第五章讲东晋初期;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黄河以南称帝,为东晋。

初期的两场内乱:王敦和苏峻之乱全都是本来可以避免的,苏峻之乱后,东晋的主力军基本都被消耗殆尽,由此引入了桓(音环)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