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4 周一 多云
我们以为,此时的祥子就是汉堡包里的一块肉,上下左右,被全包围。祥子,就要这样憋屈地拉车,赚钱,养虎妞。以为祥子就这样成为一具行走的骨架,麻木不仁地活下去了。
在一流的作家笔下,故事非一波三折不精彩,情节非跌宕起伏不引人入胜。前脚,他可能刚刚拽着你在幽深黑暗中摸爬滚打,后脚,他就会将灼灼的风景指给你看。
在祥子这里,亦是如此。
祥子和虎妞将新家安在了大杂院,这个大杂院,虽然坍圮,虽然破败,虽然贫穷,但也生活着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这个人就是小福子。
小说中对小福子的描写并不是很多,但窃以为,作者对这个人物是充满了十二分的感情的。小福子善良隐忍,与祥子年纪相当。同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小福子和祥子之间,心有灵犀。
虎妞对小福子的态度,一直是起伏不定的,变幻莫测的。最开始,是喜欢,而后来,是厌恶。即使最后,小福子带着弟弟给虎妞下跪,也无法让这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回到从前。
小福子和祥子之间,没有频繁的语言交流,但在那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个举手投足之间,她是懂他的,而他也是懂她的。
我们总在期待着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总在期盼着,乱世里的佳人,能够白头偕老,相携相伴,走过苦难岁月。
可是,作者不给我们这样圆满的结局,世道也不能容忍我们看到这样的结局。
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卖掉了维持生计的车,卖掉了家里一切可以卖的东西,打算投奔别处。
没料想,这竟然是小福子与祥子的最后一次见面!祥子去求助曹先生,善良宽厚的曹先生不仅愿意让祥子在他的宅子上拉包月,还建议祥子将小福子也带过去。
曹先生给予的这,让身陷冰天雪地中的祥子瞬时感到了丝丝温暖。也让苦苦跋涉在黑暗中的祥子刹那看到星星光明。
祥子带着激动,带着感恩,带着憧憬,带着期待,带着对小福子满满的爱,几乎是一路狂奔着去大杂院。
等他紧凑地敲门,想不由分说就拉起小福子出门的时候,他看到那个开门的人,那个与他面对面的人,竟然是一张陌生的脸孔。
小福子呢?小福子哪里去了?祥子心中刚刚还熊熊燃烧的火焰,这时一下子就灭得黑黢黢,死寂寂的。
小福子被迫,被迫去了最下等的妓院。当她走向那肮脏的草房子的路上,她心里最想念的人是谁?是她那可怜的,含泪死去的母亲吗?是她那两个面黄肌瘦,整日里如野孩子一样,衣衫褴褛的弟弟吗?是她那个不作为,不担当,自私自利,懦弱无能,天天儿用酒精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的父亲吗?是那个没有多少言语,和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祥子吗?
当她走向那一条她心知肚明是一条不归路的时候,她,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女孩子,她心里,是否动摇过?是否犹豫过?是否不舍过?是否挣扎过?又是否幻想过?
看一个国家文明与幸福的程度,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也不是看它有多么富丽堂皇,更不是看它的GDP产值高达多少多少,而是要看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尤其是妇女和儿童,他们是否幸福,是否快乐。
小福子的命运,是一个人的命运,也是广大妇女的命运,还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看似不动声色的叙述里,字字看来皆是血,句句都是辛酸泪。
对待妇女和儿童的方式和态度,可以斩钉截铁地说,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走向,一个民族的兴衰。
小福子与其说是被父亲害死的,还不如说是被那个黑暗动荡的社会给吞吃的,她的父亲,只是一个帮凶而已。她的父亲,一个中年男人,不也难以摆脱被吞吃的命运吗?
人吃人,是可怕。社会吃人,制度吃人,更是可悲。
小福子死了。
残存在祥子心上仅仅的一丁点儿火星,也这样被死亡浇灭了。
小福子的死,从骨子里摧垮了祥子,她的死,抽走了祥子灵魂里仅有的一缕元气,榨干了祥子身上仅存的一滴鲜血。
祥子,彻彻底底,沦为一具行尸走肉。大概,只有那骨碌碌来回转动的眼睛,证明他还活着。
祥子,不再那么要强,不再那么老实,不再那么憨厚,不再那么守信,不再那么勤劳,不再那么阳光,不再那么爱面子……
尊严?尊严算个狗屁,在活命面前,尊严连脚下的烂泥都不如。诚信?诚信算个狗屁,在活命面前,只有钱和钱换来的享受是真的。
当作者满含血泪地写下“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时候,读者的心,亦是被狠狠地剜,那种疼痛,令人窒息。
虎妞死了,小福子死了,祥子也死了。
祥子的生命,大概在得知小福子上吊而死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他用自己十八岁的青春去圆梦,到头来,却变成了社会的垃圾,人人嘻笑,人人怒骂,人人嫌弃的垃圾。祥子,连做梦的权力,做梦的能力,都丧失殆尽了。
祥子,祥子,可爱,可敬,又可怜,可悲,可叹的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