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活动正在简书进行,读了几篇书信,突然有种久违重逢的亲切感!
书信这种交流方式自古有之。
古人交通不便,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人多之又多,为解信息互通,了相思之苦,书信是重要的情感承载工具。
鸿雁传书,把离愁别绪化作相思泪,一书传到解思愁。
飞鸽传书,十万火急密信消息靠白鸽传递,轻巧快捷,给书信插上翅膀,传递快速却不甚准确,难免留下遗失的遗憾。
战乱沦丧之时,征人远赴千里,背井离乡,血雨腥风之际不免悲古伤秋,此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如果能够收到一封家书,虽历经暖春凉秋,甚至时过境迁,却依然温暖寒夜,让人立刻忘却刀剑伤痛。
为保障书信畅通,交流无碍,官府设立驿站驿官,把千里牵挂情化作一封亲情书信,带给“断肠人在天涯”一丝慰藉和希望。
书信古来传载千古情,近代也是亲人友人恋人传情达意的重要方式。
我们的父母一代,虽不怎么识文断字,在书信交流上却是个中高手。那时人们感情含蓄,许多情话不好面对面直言,借助书信这一媒介传递情意就成了大家的选择。那时候,哪个恋人之间没写过几封情意绵绵令人肉麻的信柬呢?
《一树桃花开》中的男女主人公虽然因为误会离婚了,却还保存着年轻时两人的往来书信,一大匣子的书信是满满的情意和甜蜜,每一封信里都有过往的甜蜜点滴,是永远不会消逝的夫妻爱情的见证!
时至今日,时代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急,匆匆赶路奔命的现代人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快餐节奏,书信这种简单却厚重的情感寄托却随着逐渐消失了!
没有人再静下心来把心事剖析,借笔尖的流泻倾吐情感,也不会在乎情感的涓涓细流,有则粗暴掷来,无则不屑敷衍,快意恩仇,短平快解决情感。
恋人也罢,亲人也罢,短信都懒得去费劲编辑,微信交流也越来越少,更何况款款长信乎?
有时,真的挺怀念那时候翘首盼望,从信使手中接过盼望已久的来信的感觉。
那种心动流泪的感觉是现在短信微信所不能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