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脆弱的,却有着最坚韧的内核。最美的作品,来自每一分精雕细琢。
蛋雕|是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近几年逐渐兴盛起来。蛋雕艺术可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融和了绘画与雕刻,以浮雕、阴雕、阳雕、透雕、镂空等雕刻手法体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
▷第一眼见到邵高泉的时候,让人微微惊讶。
我们拜访过很多年迈的传统手工艺人,如此年轻的,倒是少见。
他好像读懂了我们眼里的意思,也不恼,很自然地拿过作品让我们赏玩,一边做出讲解。
作品里最瞩目的,是鸵鸟蛋。通体莹白,有繁复花纹和镂空雕刻。屈指轻弹,能听见铮铮声响。拿在手里,有白瓷般冰润滑腻的质感。
鸵鸟蛋的蛋壳较为厚实,因而拥有更多雕刻的空间,其他蛋壳做不了的浮雕效果,在鸵鸟蛋上可以轻易地实现。抛光打蜡之后,宛如一件莹润的瓷器。
但如果要比雕刻难度的话,可能要数鹌鹑蛋为最。
一来,鹌鹑蛋本身就很小,能发挥的余地有限;二来,它的蛋壳很薄,轻轻一捏,或许就碎了。想要在鹌鹑蛋上做出锦绣文章,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邵高泉说,如果是去参赛,或者是挑战自己,他会选择用鹌鹑蛋。
在邵高泉所有的蛋雕作品中,雕的最多的,其实是鸡蛋。
鸡蛋,可以说是家中最常见的食材。我们寻常人敲破蛋壳就随手扔弃了,大概从未想过,这么寻常的事物,也能变得如此不同。
邵高泉的家族算得上书香门第,爷爷父亲叔叔姑姑,每一个都有很好的美术功底。他自己,也是美术专业毕业。小时候,经常能看见爷爷雕蛋壳玩,他觉得有趣,就开始慢慢摸索,想试试自己能不能雕好。
▷真正开始步入蛋雕的艺术大门,是在他高中的时候。
那时候对蛋雕感兴趣的同学还蛮多,算起来,大概有三四百人,为此他还专门成立蛋雕协会,和同学们一起琢磨雕刻技法。他说他入迷的时候,除了专业课听得比较认真,其余时间基本都沉浸在蛋雕当中了。
当你真的喜欢一件事时,就不会觉得时间漫长难捱,反而叹息时间太快,怎么都不够用。从高中到现在,十五六年过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晃眼已是半生。
爷爷带着他入门,但支持他不断走下去、对他影响最大的,却是父亲。
他的父亲擅长书法,并不玩蛋雕,看到儿子对蛋雕如此痴迷,他便尽力相帮。在他上大学的时候,专门买了一卡车的蛋壳运到学校里,让他专心练习。
任谁见到一卡车的鸡蛋壳,恐怕都会惊掉下巴。邵高泉托回自己的下巴,把自己彻底埋入了蛋雕的世界。
蛋雕并不止是雕刻,在雕刻之前,还有很多重要的准备工作。
以鸡蛋为例,首先要选择颜色较深、个头适中、表皮光滑的,符合这样特质的蛋壳,才比较利于雕刻。
接下来,是对蛋黄蛋清的处理。用注射器的针头戳出一个小小的孔洞,然后抽取蛋清,接着把蛋黄捣碎,往里头灌气,用气压将蛋黄压出。
再然后是消毒,静置,等上三五天,让蛋壳内部干透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绘画和雕刻了。
▷邵高泉的蛋雕作品基本都保持着原色,就是蛋壳本身所拥有的颜色。
原色是最自然的,也是最耐看的。涂上别的色彩,倒显得画蛇添足了。
看我们小心翼翼观察作品的样子,他说起了曾经让他心痛不已的经历。
他曾经花两个月的时间来雕刻一件作品,只差最后几笔就可以完成的时候,却被他给戳破了。那个时候他的心就跟被戳破的蛋壳似的,痛得不行。
他还做过一套福娃的作品,有五个,每个都花费他起码半个月的时间来雕刻。本来好好地放在架子上,结果某天他一个转身,一不小心五个全掉在了地上,这会儿他的心怕是跟蛋壳一样碎得收拾不起了。
他木木然地呆坐在那里,半天都讲不出话,看着满地碎片,什么情绪都没有了。
他忿忿地想,以后再也不做这么费时费力的作品了,可是后来还是一样会去做。完成一件作品的成就感,多多少少能够弥补一些失去的痛苦。
所有破碎的作品他都不曾丢弃,而是珍而重之地留着。
它们是无比脆弱的艺术品。
也是他无比珍贵的青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