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碎语(八)

昨天听了一段岳云鹏和孙越的一段相声,是关于动物园养动物的片段。捧腹大笑之余,我把他二人的两个中心词拿出来,进行了一次细致的思考。

放养,古语有云曰“牧”;圈养,古文提到的是“刍”。

其实在原来的那个年代,现在想来意思很好理解。“牧”就是把羊群牛群马群等等,赶到高原山地草原平原水草丰腴之地,按计划放牧保证人畜安全性按照自然规律家畜成长规律,因时因地因豢养对象而各不相同。否则畜群发展壮大应该很难吧?而圈养则是古今都有之,受时空限制将牛群羊群马群控制起来,一方面提供相对精细的饲料,另一方面显然是防病防灾安全第一等等。

反正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不同是一定了的,众所周知毋庸讳言。

学校与家庭、老师和家长却应该深思熟虑,因为这和我们教育学生、孩子休戚相关。

作为七零后中的一名,我的最大感受是,孩提时的我们是父母以散养为主教育方式成长成人的。家里父母老人得先忙于生存生计,很难做到悉心陪伴耐心守望。上学的时候交给学校也就依赖于老师们的照顾管理,放学放假主要是自己管理自己,再有就是同伴互助自生自灭。到了饭点,在爹娘的呼唤中回家的是好的。而看看现在,的亲子关系绝大多数则更像是圈养,父母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也控制了孩子的一切,只有刍而没有了牧。

对比之下不难感受,我们的孩子们“真是幸福”只是我们自己的观点,孩子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是有点悲观,我总是在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已经早已经被老百姓自己改写。因为,许许多多一般家庭的家庭教育不复“牧”而换为“刍”,跟着感觉走学会了“惯孩子”——寒门出逆子已经屡见不鲜了。因为过来人都知道,生活的困难与挫折才是真正的师傅高水平的老师啊!

“牧与刍”,需要我们做家长的继续深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禅绕画真的很有趣,有时候感觉自己画的东西很有治愈的效果,心情浮躁的时候一拿起笔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下边是这周的作业...
    果子_91cc阅读 469评论 1 1
  •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若一束探照灯般摇摇晃晃的亲吻我熟睡的双眼,在睫毛的颤动之间轻启双眸,迎着光,开始了新的...
    濛濛细语阅读 163评论 0 0
  • 实现一个逻辑:当在input中输入内容的时候,将输入的内容显示到一个div里面html 文件 js文件 术语解释 ...
    jrg陈咪咪sunny阅读 3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