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后人总结的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左、胡、彭“,”曾、左、胡、李“,抑或是当时就已流传的”天下督抚,半出曾门“,都可以看出曾国藩领导的湘军系当时人才的盛况。
一、用人四部曲
1、广收 :发现人才
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
凡有一长一技者,断不肯轻视。
2、慎用:用对人才
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吾辈所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无可着力之处。
每当有人才来投效,必稳妥安置,亲自接见,一一观察,逐步使用。
第一步:身边历练:充营务处,或者秘书处。
第二步:外出领兵。
第三步:独当一面。
设置秘书处(幕府)、营务处、厘金局、安庆内军械所、金陵机器总局、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处、留学事务处、采编所、忠义局(昭忠祠)等相应机构安置相应人员。
3、勤教:人才培训
不断教导,平时练兵,都要先训话。
4、严绝:人才管理
不求多,但求精(不打无准备之仗)。
要成事,部队需要严明的纪律。
同乡好友金松龄因与罗泽南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败不相救,致使罗泽南一军损失惨重,尽管其弟曾国堡苦苦相求,并道明金曾有恩于曾国藩的母亲,曾国藩为严明部队纪律,还是忍痛军法处置了金松龄。
二、用人所长
凡事见得别人是处。
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
胆气血性之人,用来领兵打仗;胆小谨慎之人,安排筹办粮饷;文学悠长之人,专门办理文案;讲求性理之人,奉命采访忠义;学问渊博之人,负责校勘书籍。
曾为湘军立下赫赫战功的鲍超,原是一街头流浪汉,空有一身武艺,遇到曾国藩后,曾聘请鲍超为湘军教练,最后一步步成长为将帅。
曾营里曾有一人,擅长蝇头小楷,一天可以写一万二千个字,曾国藩用此人专门抄写公文函件,三十两银子一个月,远远高于普通抄写员的待遇。
有专门对收集情报感兴趣的张德坚,在其他地方没人敢重用,曾国藩为其设置专门的机构,为湘军服务。
�三、领导集体建设
办大事以集才、集气、集势为要。
非刘邦,三杰皆不杰也,而非三杰,则刘邦亦非汉高祖矣!
曾国藩非常注重领导集体的建设。
曾国藩办团练初期,文臣请到刘蓉与郭嵩焘两个高级智囊,武将请到了罗泽南、王錱、李续宾等最早的湘军将领。
到长沙后物色到旗人将领塔齐布,后来的水师双雄之一的杨载福及鲍超,衡阳练兵三顾茅庐请出彭玉麟。
此后,机缘巧合,胡林翼奉命从贵州带兵到湖北救援鄂督吴文镕,刚到,吴文镕便已战殁,曾国藩上奏朝廷,留下胡林翼。
左宗棠在樊燮一案后,也来到了曾营。
至此,湘军领导集体将星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