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海泛舟记》到《父子大学》,读完,思绪万千。
父子大学,顾名思义,老子和儿子两个人的一起上的大学。书中从范老小时候记事起,到老爷子最后弥留之际,老子和儿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把读书当成一生的事儿在做,用工匠精神来对待读书,这所大学不在世间,而是伴随在他们的一生当中。应该说比《书海泛舟记》更加触动人心,让现在匆忙而忘记初衷的我们,多了一分思考。
时下讲究的是快。大家都想着快,成名快,发财快,提职快,结婚快,离婚快,开车快,读书快,就唯独通向死亡的脚步不想快。
总说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已经超过金钱的地位,想方设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成倍的效益。某些APP压缩书籍的知识量,想用三五分钟就让读者明白其意义,帮你读书、快速阅读、压缩精品这种思想。有些书籍美其名曰教人“快速阅读”,我不知道作者是否真正明白什么叫阅读?这样的快速获取是否真的能吸收其精华?这样的快速习惯是否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非正常影响?错了吗?似乎没有。“一寸光阴一寸金”,“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好多名人,谚语都在诉说着这个道理。
可,却不尽然。
对比《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里的一幕幕场景。木器修复师屈峰,在故宫从事木器修复10年。他说:“古代人讲究格物,一把椅子也能看到人的品行。”钟表文物修复师,在故宫从事钟表修复39年,他说“钟表的整修上很让人思考和触动。”特别是对那位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在故宫里赶着上班的瓷器组女修复师纪东歌记忆深刻,在故宫从事陶瓷修复4年,她忙碌的骑车奔往延禧宫看瓷器展,拜访导师、讨论学术问题忙得焦头烂额,那个在空旷的故宫里骑车的画面,则是用片刻的放空来对比修复师压力巨大的忙碌生活。古书画修复师徐建华,在故宫从事古书画修复42年,说:干一行是一行,就是拿来张衍生纸,也得把它裱好喽。青铜器修复师王有亮,在故宫从事青铜器修复32年,人物常说:有的颜色调了一个礼拜有调不出来,难受死了。
这些对白朴实却充满力量,这份坚守让人尊重更让人深省。你说他们难道就没有对金钱或者地位的崇尚?也许当初他们干上这行的时候也是迫于生计,只是为了有碗饭吃而已。但随着时间的沉淀,工匠精神却扎根于心,把每一件器物,每一次修缮,都当成了一生的事情在做,犹如手中捧的不是物,而是坐在对面的一个人。这与范老两父子用工匠精神来读书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工匠精神的再一个层次就是道,不是玄化的道,是执着是钻研,是爱自己的职业,是保持一个做高品质的底线。
我们当下读书呢?是否应该和他们一样,把工匠精神用到读书中。读一本,就是一本,一点点的读,一点点的参,明其意,知其理,用于行,正确对待现代社会中的快速歪理,不奢望用三个章节的内容就明白一本书的事情。
脚踏实地,认真研读,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