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篇文章写于2013年初,转眼又过去了三年。这三年里我经历了很多事情,好的坏的都有。又戒了一次烟,又吃了一次素,好在现在重新看这篇文章,里面很多想说的话,仍然没变。)
原来我跑步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时候跑步好。开始的时候我认真地给他们分析,早上、晚上各有什么利弊。后来我发现,他们通常是这样的:如果我说早上好,他们就说早上人还没睡醒,不适合跑;我说晚上好,他们就说晚上灰尘大。他们其实只是想给自己不跑找个正当理由而已。于是后来我就不再费那些口舌,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毕竟去跑步的那个人是我。
实际上我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跑过。我在原来住的小镇旁边的大麦地里跑过,在正在修建的土坯路上跑过,在水泥路、柏油路上都跑过,在夏天的清晨迎着朝阳跑过,在朦胧细雨里跑过,在冬天寒风里戴着手套跑过。真正不适合跑步的时机不太多,只要没有大雾——最近雾霾天比较多——其他的什么时候都可以。关键是真的去跑。只要跑出门去,就比坐在家里看电视要强。
要迈出第一步真的不容易。而大多数人好奇地听你说跑步的事情,非常自然地从他的角度给你提出一些反驳意见,貌似特别为你的健康着想(最典型的就是跑步会伤膝盖)。
直觉告诉我这个时候最好是配合一下,感谢他们的善意提醒,然后什么也别管,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后来我吃素的那段时间,又有很多人跟我说吃素是多么危险。实际上劝我不要素食的那些人自己都没有真正吃过素,难免都是想当然——但他们都真的是非常关心。我那时已经成熟的多,明白配合别人才是和谐之道,所以大都点头应承,表示感谢。但到底吃素会怎样,只有吃素的人才最知道——那个人就是我。
后来我放弃吃素,也是基于自己的感觉。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反应,而且长期没有改善。而这些反应是所有劝我不要吃素的人都没有提到的,这很正常。没有经历过的人怎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有价值的意见呢?
不论是跑步,还是健身,还是吃素,还是戒烟,总有很多人会在你身边提出很多善意的意见。我很感谢他们,因为这表示有人关心我,说明自己不是一个很招人讨厌的人。但我也慢慢形成了这样的觉悟:提醒自己时刻注意,他们的意见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参考性。如果听他们的,基本上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话说回来,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尤其这件事情是很多其他人想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缺乏勇气)没有去做的时候,你的身边就会有人关注。以我的经验来看,这恰恰是一个危险链条的开始。
最初你可能很兴奋,以为他们会成为你的战友,成为互相帮助和督促的同盟。如果这时你告诉他们你的想法和计划,他们大多会习惯性地提出质疑。如果和他们辩论,大多辩不出什么结果,因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不可能看到结果。如果辩论的范围扩大,你输的可能性就更大,因为你这边始终只有一个人,而他们那边理论上有无数多的人。如果把精力浪费在辩论上,迟早这件想做的事情会黄摊子,而这又恰恰证明了大多数人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你会在下一次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更加畏首畏尾。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恐怕还是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声张,不要兴奋,只管去做。
在自己做成任何事之前,不要想着去拯救别人:如果你还没有戒烟成功,就跑去跟别人说戒烟的好处,岂不可笑。当你做成的时候,至少可以免去和别人辩论的时间,因为你已经证明这件事可以做成了,但是还是不要太兴奋。即使你戒了烟,赢得了别人的由衷赞叹,也不代表你就有资格去劝别人戒烟了——如果这么做,说明你还不够成熟。
说到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每个人都不愿意别人替自己做决定,不论这个决定多么微不足道或者意义深远。
所以后来慢慢的习惯了。如果我戒了烟,有人来问我怎么能戒掉,我会认真而诚恳地说明要点,然后就保持闭嘴。如果我通过锻炼改善了身体,有人让我提出一些建议,我就认真而诚恳地给出建议,然后保持闭嘴。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人是真的想动起来,哪个人只是喜欢在和你聊天的过程中进行幻想。
就像我每次都会问自称想戒烟的人:“你真的想戒吗?”如果他内心深处并不是真的想戒,那么什么都是白扯。
再后来我看到一句话说: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真的是这样,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想做什么,只是问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