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
一条语文老师的朋友圈,让我心中百感交集,难以平复。
语文课已结业快一年,《林清玄散文集》早已被我翻得褶皱,但林先生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散文,还有他心中的那轮明月。
小学和初中时或多或少读过林清玄的文章,但大部分都来自于课本,对字里行间的记忆相对模糊,毕业后就没有再深究过了。后来,一次高中的语文课让我和林清玄先生正式“结缘”。
因为课程的缘故,语文邱老师选了三本书要求学生“研读”。“研读”不仅要把文章读懂、读透,还要求学生要深刻剖析文章主旨的内涵、语言用意等等,所以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阅读”的范畴。这三本散文集,其中就有一本出自林清玄。
这本《林清玄散文集》有着淡青色封面,和整本书的主旨基调很搭。自己翻多了,书角处略脏,字里行间中也充满了课上的批注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这些注解也能让我顺利完成课堂作业论文。
不得不说,我很心水林先生的文章,印象较深的如《月光下的喇叭手》、《负琴盲翁》、《发芽的心情》、《合欢树》等等。但是,我在字里行间中不仅仅进行学术上的分析,例如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那个段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突出怎样的主旨,而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林先生文字中传达的正能量和价值观,更揭露出为人处世的一种角度,无论是美是丑,是好是坏,我都会从中受教,并受益一生。
我在关于《黄玫瑰的心》的一篇论文中这样写道:
作者因恋情碰壁而垂头丧气,像极了街边花摊同样垂头丧气的黄玫瑰,但通过花摊老板的启迪,通过观察“黄玫瑰泡水前后的状态”,作者便恍然大悟,由黄玫瑰遇水便重新“昂首挺胸”的特征寄寓了自己对碰壁恋情以及自己生存状态的深邃思考——其实人就如同黄玫瑰一样活着。塑料桶中垂着的黄玫瑰显得没有生机,人也是一样,垂头丧气时显得颓废、失意。黄玫瑰需要水来重新振作,人则需要冷静的智慧之水,才能抛开往日的苦痛,重拾信心与勇气,昂首挺胸,正视生活。
林清玄在写他的同时,也在写这本散文集前的每位读者。林先生的大部分散文的共鸣感是非常强烈的,他先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再从这些“细枝末节”上领略为人处世、自我反省,并将这份心情抑或道理传达给读者,在抒发心声的同时展现社会风貌,尤其说到了我自己的心坎里。
纷纭的生活,多彩的世界,林的散文在我心中播撒的种子,已然盛开出绚丽的花朵。
林清玄先生,我怎能忘记您?
星落台湾,今日,我无法释然。
文章的最后,请允许我用《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的论文最后一段来结尾,致敬林清玄,致敬我的青春岁月对我影响最大的散文大家:
历练的蜜蜂就像是为生存奋斗、不断追寻情感的人生。如采蜜一样,人生之路固然艰辛,但在这些艰险中酿出“与世间共甜”的蜂蜜才算十足可贵。“炼蜜”的过程固然辛苦,但对于人生,每个人都有一条曲折的路,而这条路也是必须要坚持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