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提起林徽因,不知又有多少风浪将会被掀起。这位逝去多年的,却依旧令人热议的民国女子,被一次次的从她的时代隔绝,人们从虚妄的言语里妒她、骂她,却一直视而不见的是,她不只是一条在儿女情长里游荡的鱼儿。
妒的,妒她出身显赫名门、妒她满腹的诗文才情、妒她的容貌秀丽,与梁思成伉俪情深; 骂的,骂她情爱不避、骂她用尽手段周旋于不同男人之中,若即若离不脱掌控……
所有时代对女性的要求都更加苛责。有才情的女子,多几个赏识者,便是污了女性的德行。于是她所有的情感之事都该被拿出来鞭挞,捕风捉影完了,还要被扣上浪荡之名。她人生的荣耀和她所受的苦难都该被掩去。若她是男子呢?满腹诗情的男子周旋于脂粉之中,世人最大的恶意也只是称他们为"风流才子"罢了。
初识林徽因,她在《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里像人间四月天一般素洁美好。那个林徽因只是一个从徐志摩的爱情里看到生命之光的温婉江南女子,一生中拥有梦幻般的初恋,温和有礼的丈夫,还有一个为了她终生不娶的蓝颜知己。那个林徽因的才情不过是写诗作画,缺憾也不过是这些风花雪夜的往事。可,如此有才情的女子,人生当中只会留存儿女情长吗?至此,我终不认为这本书是林徽因的传记。我只能相信,这只是白落梅的林徽因,或者说是人们愿意看到的林徽因,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没有什么比这种人设更打动人心了。
人们无法走进她的精神世界,却从一些死无对证的花边信息里猜测她的感情,哪怕她的生命里抽离了情爱,剩下的人生已经比普通人满溢得太多。
从1904年出生到1955年病逝,林徽因的一生都在成为她自己。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她终其一生,不曾做过岁月的奴隶。
16岁那年,她与徐志摩相遇,这便是后世许多人想窥探的暧昧开端。也是这一年,她与父亲游历欧洲,确定了一生的志向。这是对中国未来有重大意义的决定,她决心做一名女建筑学家,在这之前,中国并没有建筑系。
诚然,她不知这个学科学习过程过于辛苦,以至于宾夕尼亚大学建筑系并不招手女学生。但她进入了宾大美术系,选修了几乎所有的建筑系学科,最终成为了建筑学家林徽因先生。
我不知一个16岁少女是以怎样的心态为自己的将来选了一条如此艰辛的道路。但后人却只关心他与徐志摩之间的情愫发展到何种程度,这是何其悲哀的一件事。
归国后的她与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创立了建筑系,但也是因为东北的天气,林徽因肺病发作,回到了北平,至此身体一直欠佳。许多人把病态的林徽因想象成黛玉那样的病态美人,但此林终究不是彼林,她身上没有黛玉的娇弱与悲观。
那个时代,从不缺美丽而聪慧的女子。恰是那个时代,充斥这女性崛起的呼声,女学的兴起造就了一批在时代沉浮中依旧坚持自我的知识女性。林徽因,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知识女性中的拔尖人物,放在男人堆中,也是能比得过的。
试想一个出身名门贵族的女子,一个满腹诗书的女子,一个病态之体如黛玉的女子,与猪同车,与牛羊成群,走崎岖的山路,攀登残破的屋檐,不是为了诗情画意的灵感,只是为了心中"学术"二字。这样的女子到底拥有了怎样一颗浪漫而坚毅的心。
或许一切在她16岁时已经注定了,那些千年的古建筑,一直在等林梁等人的到来。因为在那之后,一场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将会摧毁这些古迹和这些年轻的学者。年轻人们背负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走遍中国测绘古建筑,留下了国家的过去和未来。战争终会过去,和平年代需要历史和科技,而这正是梁林等人为这个时代背负的使命。如今被我们称为常识的知识,是先人们用青春和辛劳争取的知识。
在1932年----1946年,林、梁等人走遍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寻访古桥、古楼、古寺,透过岁月的积尘,勘定其年月,揣摩其结构 计算其尺寸,再照相、绘图、归档,为我国的建筑历史留下了一本本珍贵的资料。
心中只有学术的人们看不见政治界的风向变换,在反反复复的挫折里,梁林二人最终双双病倒。在1955年寒风凛冽的北京,在最后一堵古城墙颓然倒塌之时,林徽因从她的时代中离开了。我私心把先生的离世看作是那个时代对她的一份仁慈,因为不久之后还有一场关于文化的浩劫是先生不愿意看到的。
从16岁时起林徽因的人生就已经被奠定了方向,她的年轻、健康、快活和苦难都在这场为梦而行的旅途中被放得最大化。她的一生中,并没有投入太多给爱情。
我们身处的时代,似乎向来最擅长把伟大安放在风花雪月的故事里。以最坏的恶意猜度这个为了国家奉献一生的女子,以无法自证真伪的虚妄去抹杀她在自身专业领域做出的贡献与成就,这些不仅是对林徽因的不尊重,更是侮辱了那些在风云动荡年代里高喊着爱国口号的热血爱国者。
先生曾为保护古物说到: 等你们有朝一日认识到文物的价值,却只能悔之晚矣,造假古物罢了。而如今的我们,正在像当初推到古城墙一样,拆解和改建属于林那个时代的荣耀。